-
日期: 2023-06-15 | 來源: 歷史真相檔案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烏克蘭危機 | 字體: 小 中 大
的軍事能力,得到了質的飛躍,在全球的安全影響力,也得到了提升。
近代史以來,中國的海軍力量有些薄弱,航母的發展進程,也進行的相當困難。
20年前,中國從烏克蘭手中買下了壹艘破舊的航母“瓦良格號”,之後經過改造,才有了如今的“遼寧艦”。
“瓦良格號”變成“遼寧號”的歷程並不順利,當時中國缺少該方面的專家,好在跟隨“瓦良格號”而來的,還有烏克蘭的多名專家,他們遠離故土,為中國的航母事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01.異國專家
“搶奪烏克蘭專家”這個話題,壹直是壹個熱門話題,人才和技術,壹直是各個國家想要占有的東西。
這無疑是壹場充滿了火藥味的“戰爭”,相信對於現在人來說,烏克蘭航母專家,為中國工作的消息,早已經不是什麼新聞。
但在20幾年前,烏克蘭專家來中國工作的這條路,走的異常艱辛。
任何壹個政權在消失時,都會留下壹大堆難以解決的問題。
1991年12月25日,蘇聯宣布解體,那面印著鐮刀,錘子以及金邊伍角星的國旗,也被人踩在腳下。
蘇聯解體之後,烏克蘭成了獨立的國家,因為“分家產”的問題和俄羅斯壹直僵持不下,最後烏克蘭分到了份額僅次於俄羅斯的蘇聯遺產。
正是因為如此,讓國土面積僅有60.37萬平方公裡的烏克蘭,成了當時世界上第叁大軍事強國。
但即便是這樣,他們仍舊要面臨很多的爛攤子。
比如享譽世界的“黑海造船廠”以及很多尚未完工的半成品大型艦船。
在蘇聯時期,烏克蘭和俄羅斯旗鼓相當,黑海造船廠更是蘇聯最重要的造船基地。
但當世界上第壹個社會主義國家被瓦解之後,再輝煌的基地,也注定要蒙塵。
在黑海造船廠的港口,停靠很多的船只,其中有壹艘航空母艦,在停靠了8年之久後,被中國買走。
這艘航空母艦就是瓦良格號,瓦良格號始建於1985年,黑航造船廠接到任務,要建造新的庫茲涅佐夫級航空母艦。
瓦良格號從開始建造就受到矚目,而負責該航空母艦的,都是烏克蘭頂級的專家。
在這些專家中,有壹個特殊的專家,他這壹生,為瓦良格號奉獻了自己壹生的心血。
熟知航母的人,應該都聽說過瓦列裡·巴比奇這個名字,他是中國首艘航空母艦遼寧艦的設計者,同時也是前蘇聯非常權威的軍工專家。
巴比奇是烏克蘭人,他出生於第贰次世界贰戰結束時期,因為大環境的影響,烏克蘭對於國防建設很是癡迷,尤其對建造船只,有著天生的執著。
從尼古拉耶夫造船學院畢業之後,巴比奇順利的進入了黑海造船廠進行工作,並且成為了設計團隊中,最為重要的設計師。
蘇聯的第壹代航空母艦莫斯科級以及第贰代航空母艦基輔級的建造,巴比奇都參與其中,在瓦良格號建造時,巴比奇理所應當的成為了它的設計者。
這些航空母艦凝聚著巴比奇的全部心血,這不僅僅是壹份工作,更是巴比奇的信仰。
起初瓦良格號的前期建造壹直很順利,但建造到壹半時,進度突然慢了下來。
因為蘇聯已經是強弩之末,政權的肆分伍裂,以及經濟水平的壹落千丈,讓航空母艦的建造也被迫慢了下來。
之後更是到了停滯不前的狀態,黑海造船廠被迫“歇業”,瓦良格號的建造工作,也就此停止。
當時的巴比奇只是個小小的設計師,國家大事他左右不了,只好日日盯著瓦良格號歎息。
蘇聯解體之後,烏克蘭無論是軍事狀況,還是經濟狀況,都大不如從前,像巴比奇這樣的專家,待遇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原本作為航空母艦的設計者,巴比奇應該享受著良好的待遇和高額工資,但此時的烏克蘭自身難保,像巴比奇這樣的設計師群體,突然就變成了薪水低微的困難戶。
因為政權分裂,烏克蘭決定放棄建造了壹半的瓦良格號,將它隨意的擱置在海岸邊。
巴比奇沒了工作,成了失業人群,但他始終放不下瓦良格號。
像巴比奇這樣的專家,壹直都是美國爭相搶奪的對象,其他的專家在接到美國的邀請之後,毅然決然的背叛了烏克蘭,前往美國謀生。
02.生計所迫
其實對於這些專家的選擇,也不難理解,烏克蘭繼承了前蘇聯的遺產,但也同時繼承了前蘇聯的債務。
經濟崩盤帶來的後果,遠比想象中還要嚴重。
以往很賺錢的技術人才,卻只能拿著微薄的薪水,為了生活,他們無奈轉業。
但經濟大蕭條帶來的蝴蝶效應,讓這些專家即便轉行也無法養活壹家人,有時候他們辛苦工作半個月,薪水還不夠買壹斤牛肉。
面對其他國家高薪的誘惑,這些專家自然趨之若鶩。
在這些國家中,開出最高價碼的是美國,財大氣粗的美國,將這些重量級的專家視為他們第壹吸納的對象。
但面對美國的高薪聘請,巴比奇卻選擇了拒絕,他不願意離開自己的祖國。為了生活,巴比奇只能找壹些非專業的工作,以此來維持生計。
在此期間,巴比奇出版了有關於航空母艦的壹系列的書籍,《我們的航母》、《聖尼古拉斯城及其航母》、《航母海上對抗》等書,讓他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具有影響力的航母設計師。
巴比奇原本以為,自己此生將和瓦良格號無緣,但在1999年,瓦良格號突然被中國買下,並且重新投入建設。
巴比奇聽到這個消息之後,非常激動。
讓他更為激動的是,中國向他邀約,希望他能夠赴華,幫助中國完成瓦良格號的改造。
事實上,中國對於巴比奇,是沒有把握的,因為當時似乎全世界都盯著烏克蘭的這些航母專家,有些國家為了招攬人才,可以說是使出了渾身解數,尤其是美國,多年來,美國壹直在向巴比奇拋出橄欖枝。
當時時任中國國務院總理的李鵬曾說:“對於中國來說這是壹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這是壹批窮拾年或者數拾年之力都難以培養的優秀人才,這是增加國家底蘊的最佳時機,絕對不能錯過”。
為了吸納更多的軍工人才來中國,中國啟動了“雙引工程”,從俄羅斯以及烏克蘭大量的吸納軍工專家。
巴比奇是中國首要的目標之壹,他是專業技術過硬的專家,而且他對瓦良格號有著很深的感情。
也正是因為瓦良格號,巴比奇才和中國建立起了紐帶。
巴比奇在眾多的選擇中,選擇了中國,對於他而言,他參與建設過的所有航空母艦,都是他的孩子,但從蘇聯解體之後,他的“孩子”在美國的幹預下,被壹艘艘的拆空賣掉。
他對美國深惡痛絕,不僅是因為美國的霸道,還有美國的無情。
在最開始時,美國曾高薪聘請了4名烏克蘭的工程師。
這些工程師背叛烏克蘭,跟隨美國特工來到美國,並且將自己的核心技術交給美國。
美國壹開始的確給予他們豪宅和高薪,但在叁年之後,美國卻解聘了這4名工程師,不久之後,這4名工程師以及家人都人間蒸發。
他們的結局不難猜到,巴比奇了解美國,他知道如果自己答應了美國,下場將會和這4名工程師壹樣。
無論出於生計還是情懷,中國都是他最好的選擇。
據知情人回憶,當年在瓦良格號被中國買走之後,烏克蘭曾贈送了兩車的航母資料,而這兩車資料,則是由巴比奇提供的。
瓦良格號順利來到中國之後,巴比奇立馬向中國遞交了申請,希望能夠參與到瓦良格號的改造當中。
對於巴比奇的申請,中國自然是喜出望外,立馬答應了巴比奇的申請。
巴比奇帶著自己的家人,來到了中國,投入了瓦良格號的建造中,有了巴比奇的幫助,中國的航母事業盡管依然面臨著很多的難關,但也比以往進行的要順利。
巴比奇來到中國之後,政府給予了他們很多的優待,不僅為他建造了專門的辦公室,還會定期撥給他研究經費。
他的家人也由政府安排,在中國安居,房子則由國家提供,不僅如此,國家還將解決他子女的上學問題。
03.合作無間
巴比奇並不是唯壹壹個不遠萬裡來到中國的專家,在烏克蘭,像他壹樣的專家還有很多。
據統計,蘇聯解體之後,大大小小的軍工企業,壹共有3500家面臨倒閉。
這個可怕的數據告訴人們,烏克蘭失業的軍工人才數不勝數。
在上世紀末,無數國家派人前往烏克蘭,想要搶先壹步,帶走最優秀的人才。
當他們到達烏克蘭之後,他們驚奇的發現,烏克蘭的這些專家有很多都已經轉行,有的做了記者,有的做了普通職員,還有的開出租車來維持生計。
其他國家開出的條件當然具有很大的誘惑力,很多人首當其沖的選擇了美國,但他們很快就發現,美國吸引人才是假,誆騙核心技術是真。
在跳過無數陷阱之後,烏克蘭的專家才看清楚,全世界值得依靠的,只有中國和俄羅斯。
在中國推出“雙引工程”之後,很多烏克蘭專家積極響應中國的號召,紛紛來到中國。
中國立即派出工作人員前去烏克蘭交涉,和200多名軍工專家達成共識,這是第壹批來華工作的烏克蘭專家。
和巴比奇壹樣,這些專家受到了優待,他們的衣食住行以及家人,全都由政府安排。
政府還特意在西安,建造壹座烏克蘭風格的小鎮,作為他們的居住地。
2012年,遼寧艦正式服役,巴比奇終於結束了他的第壹份工作,但他在中國的旅途,並沒有結束,他仍舊留在中國,繼續為中國做著貢獻。
第壹批赴華的專家,在中國收獲了無數的粉絲,無數人擠破腦袋,只要求壹個向他們學習的機會,而這些專家也絲毫不擺架子,有問必答,他們不僅貢獻出自己的力量,還給中國培養了壹大批優秀的軍工學子。
在這些重量級的專家中,巴比奇是最忙碌的壹個,遼寧艦下水之後,他緊接著去了山東科學院,研究海洋儀器儀表。
2017年,巴比奇受邀加入了青島中烏特種船舶制造廠,投身於核潛艇的設計工作中,同時他還成為山東科學院的院士。
很多人為了見巴比奇壹面,會提前上網預約,青島中烏特種船舶研究所設計院的官網,經常因為訪客太多而網頁崩潰,其中絕大多數人都是為了向巴比奇請教。
對於中國人的熱情,包括巴比奇在內的烏克蘭專家,都在積極的回應著,他們扎根中國,早已經和中國融為壹體。
巴比奇曾說,他早已經將中國當做自己第贰個故鄉,他認為中國人很聰明,他選擇永遠留在中國,從事自己熱愛的事業。
自巴比奇之後,有越來越多的烏克蘭專家來到中國,在他們的幫助下,中國研發出了屬於自己的航母,以及潛水艇,坦克,驅逐艦,護衛艦等。
2019年,中國第贰艘航母山東艦正式服役,這背後,少不了烏克蘭專家的努力,在這方面,中烏壹直保持著非常深入的合作。
自上世紀末到如今,這20多年來,烏克蘭有超過2000多名的專家來到中國,他們在不同的領域發揮著特長,努力的促進兩國的友好關系。
還有些專家,在和中國的長期合作中,會主動為中國尋找機會,幫助中國壹次又壹次的突破技術難關。
早在1993年,壹位烏克蘭專家幫中國牽線,以1750萬美金的低價,買到了壹艘破冰船,也就是“雪龍號”。
為了感謝這些專家的特殊貢獻,中國政府還特意設立了“友誼獎”,中國每年都會給壹些貢獻突出的專家頒獎,還會設置壹定數額的獎金。
直到今日,仍舊有很多烏克蘭專家來到中國,中國政府會壹直給予他們壹定條件上的優待。中國人民也會感謝他們的辛苦付出。-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