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3-06-19 | 來源: 紅星新聞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合肥市肥東縣部分公務員錄用名單上,有北大畢業生
小城市並不是想回就能回的
頂尖學府畢業生開始越來越多出現在小城市的上岸名單上。
2021年,合肥市肥東縣部分公務員錄用名單上,壹位北大畢業生考取肥東縣市場監督管理局職位引發關注。同年,曾經備受關注的重慶市文科狀元考取了重慶市涪陵區文化旅游委文體管理職位。
“我們市隔壁縣,還有唐山的縣城,錄取名單上都有北大、人大的來基層崗位,這就是現在的競爭現狀。對我留學回縣城工作感到可惜的人,其實是認知都脫離實際太久了。”小米對紅星新聞記者說。
在小米的身邊,有兩種認知同時存在。壹方面,有親友和網絡上的陌生人不理解她留學後進入縣城體制,覺得大材小用或是浪費。而另壹方面,上岸的難度與日俱增,能夠成功上岸,對不少留學生來說是壹件值得驕傲的事情。
“留不住的大城市,回不去的小城市。你以為現在的小城市是你想回就能回的嗎,要考得上才行,小城市好的工作機會是很有限的。我知道的很多留學生,包括國內名校畢業生,不是不想回家鄉小城,只是暫時回不去。因為不壹定能考得上,他們還不能大張旗鼓地考,都在偷偷地考。”小米說道。
對於小亞、小米等留學生們來說,如今的留學哲學早已不是壹項投資,不能把留學的花銷變成工資賺回來也與“廢物”無關,留學、體制內上岸等選擇都是為了更好的生活,但不再有人能用薪資高低、城市大小這樣單壹的維度來評價生活是否更好。
堯堯畢業於英國名校,在深圳高薪林立的互聯網行業混戰了7年。2022年,堯堯考回了家鄉汕頭的壹個大專學校做老師。在充滿不確定性的行業、隨時可能到來的裁員,以及無法承擔的房價下,回家鄉成為堯堯理性之下的選擇。
“回來也不容易,好的機會很有限,需要在觀望之後第壹時間抓住。以我的學歷回來沒有什麼屈就的,我們學校在我之後已經不招碩士生了,只招博士,你能想象嗎?如果我不果斷選擇回來,可能我連這份工作都找不到。從各種意義上都不能用‘屈才’來描述這個選擇了。”堯堯這樣說道。
期盼“縣委大院”同款生活
Fancy,是幾位留學生在回憶留學之後對生活想象的關鍵詞。它的名詞意義指向“想象、愛好”,形容詞含義包括“花哨的、精致的、昂貴的、奢華的”,而動詞含義中有“自負、自命不凡、認為……會成功”的意思。
堯堯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她畢業後第壹選擇是深圳,就是因為深圳是壹個更fancy的城市,沒有廣州那種經典的老城的感覺,壹切都是嶄新的,具有未來感和無限的可能性。
而如今回到汕頭家中,堯堯表示自己在飲食上的成本並沒有變低,從深圳昂貴的商業區工作餐和層出不窮的貴價餐廳,到如今,堯堯把這部分錢都用來在汕頭買最新鮮、品質最好的魚等食材,再回家花上大段時間烹飪。“好像是另壹種fancy,是另壹種奢侈的生活方式。”堯堯說道。
海歸小夏曾輾轉過台北、悉尼、上海、北京等城市,在漂泊12年後回到山西縣城的家中,她將這裡的生活稱為“平平淡淡的後半輩子”。
“生活節奏會不壹樣。大城市的薪資待遇高,大部分同齡人還在壹種奮斗的狀態,下班之後可能清吧、演唱會、脫口秀、戲劇,生活很豐富,都是時間管理大師。”小亞表示,小城市沒那麼多選擇,下班之後更多的是回歸家庭和興趣愛好的狀態。
“比如我會去彈古箏,也會開始養花養草,下班後的時間比較多。相比之下,我的生活會顯得閒壹些,但是也沒那麼多精彩刺激。周末我也會去周邊大城市玩玩的。”小亞說道。
在小亞的社交媒體上,她分享了自己裝點工位的照片,將其稱之為“縣委大院”同款。
《縣委大院》是2022年年末播出的壹檔電視劇,主要講述了光明縣縣委書記團結同事,面對急需修復和發展的光明縣,團結民眾克服萬難,為了建設心目中的美好家園不斷努力的故事。劇中,樸素的玻璃缸接著飲水機熱水泡半杯茶葉的濃茶,拜訪領導、群眾提著米面糧油或者農副特產的生活方式充斥其中。
小米則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她聽說自己的未來收入大概到手是3800元,但由於交通和住宿不花錢,她的收入中不少都可以用來享受生活。
而這種平平淡淡的生活,正是小米當下期盼的理想生活。-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