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3-06-24 | 來源: 加國無憂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移民故事 | 字體: 小 中 大
圖源:Toronto Sun
加拿大食品檢驗局(CFIA)最近發布了關於加拿大食品欺詐的年度報告,揭示了令人擔憂的趨勢。這些有針對性的監測活動是在不同的食品機構進行的,包括進口商、國內加工廠和零售商。CFIA重點檢查、抽樣和測試各種食品,包括魚類、蜂蜜、肉類、橄欖油、其他昂貴的食用油和香料。
在今年的報告中,CFIA收集並分析了844個樣品,專門針對檢測誤導性陳述。分析結果顯示下列樣品的合格率(非欺詐性)為:魚類(92.7%,前壹年為91.2%),蜂蜜(77.5%,前壹年為88.5%),肉類(99.1%,沒有前壹年的數據),橄欖油(86.9%,前壹年為87. 8%)、其他昂貴的食用油(如杏仁油、牛油果油、椰子油、亞麻籽油、葡萄籽油、榛子油、芥末籽油和芝麻油)(64.3%,前壹年為66.2%)以及香料(90.8%,前壹年為92.1%)。
因此,在加拿大購買蜂蜜或食用油時,基本上有肆分之壹的機會購買到欺詐性產品。
將魚類和橄欖油的結果與前壹年進行比較,可以發現它們基本上沒有變化,魚類的結果略有改善。年度結果之間的差異大約為1%。
然而,關於蜂蜜,合格率下降了11%,令人震驚。此外,與前壹年相比,其他昂貴油品和香料的合格率分別下降了近2%和超過2%。這些趨勢確實令人擔憂。
必須承認的是,該報告呈現的檢測結果並不代表整個加拿大市場的總體合格率。抽樣測試專門針對那些存在更高風險不合規的產品,如魚類、蜂蜜、油品、肉類和香料。因此,獲得的數據可能顯得異常高。然而,這些結果為我們提供了關於普遍存在的食品欺詐問題的指示,這個問題似乎已經惡化......
圖源:Toronto Sun
食品詐欺是指食品在制造、包裝時,在成分使用與添加、食品標示以及銷售時,在業者已知的情況下有所誤導或欺騙消費者的行為,包含食物摻假、假冒、標示錯誤或偽造等皆屬之。其中,食品標示上有所誤導或欺騙的情況,例如聲稱其為有機食品但其實不然,或成分未標明可能含有引發過敏的成分等拾分常見。
針對不合規的情況,CFIA會立即按照標准化的監管相應程序采取控制和執法措施。這些措施包括在加拿大全國范圍內清除、扣留、銷毀或重新標記產品。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該年度報告並未公開品牌或欺詐產品的名稱。為了提高公眾的意識,建立壹個公共注冊機構,在確認和證實違規行為後列出違規公司的信息將,將是有益的。這不僅可以追究這些公司的責任,還可以表彰那些恪守規定的誠實的農食企業。
多年來,CFIA在解決食品欺詐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最初,它開發了食品標簽工具,以加強消費者對食品標簽和加拿大標簽要求的理解。消費者如果有安全問題,如懷疑存在未申報的過敏原、有虛假或誤導性的食品標簽,可以直接向CFIA報告這些問題。遺憾的是,許多人仍然不知道這種投訴渠道。-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