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3-06-27 | 来源: 无相财经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前不久北师大一院长还大言不惭,说“非洲留学生一年十万奖学金太低了”。
还有专家说,要给非洲5万名留学生名额,资助600亿美金。
要知道,对留学生的好,就是对国内学生教育资源的挤压。
今年,不少国内高校因为财政压力,还涨起了学费,个别高校的涨幅高达50%以上。
比如华东理工大学,就将部分专业新生的学费,从每学年5000涨到每学年7700元。
而且在奖学金方面,国内高校学生的奖学金很少能突破万元,大多是在3000元左右的水平。
于是很多人就抱怨,为啥如此厚此薄彼?
重金培养这些留学生,究竟有什么好处?
一笔长远的买卖
天下的事,讲究的就是个无利不起早。
重金资助留学生,肯定有有利的一面。
什么地方有利呢?
一,提升学校的国际排名。
一直以来,留学生群体的占比就是国际高校排名的重要参考。
根据2023QS世界大学排名情况,清华大学排名全世界第14名。
20年前这个排名还是100多位。
这里面当然有自身科研实力的进步,但留学生群体的贡献,也是很大的。
有一个侧面数据是,中国工信部部长苗圩曾指出,科技创新能力排名,清华大学其实排名在600名左右。
另一个数据是,2000年至2005年,清华大学留学生占全校学生总数的比例仅在1%左右。
2010年后,这个比例已经提升到了6%,且呈波动上涨趋势。
二,留学生越多,政府补助越多。
比如江苏省教育厅在2014年发布《留学江苏行动计划》中,明确指出,给予每名外籍学生5万至9万的政府奖学金。
2018年,江苏又将之前标准从提升到了20万左右,而硕士研究生三年从9万提高到现在21万左右,博士生三年27万。
总之,名额越多,钱越多。
三,传播中国文化,扩大中国影响力。
没错,培养那么多国外留学生,其实并不是让他们建设中国,尤其是一些亚非拉的穷国,这些国家本身就缺乏礼仪教化,很多人哪怕得了中国的便宜,也不见得夸中国好。-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