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3-06-27 | 来源: 无相财经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拿出自己的骨气
从山东大学学伴事件,到今天的清华大学巨额留学生奖学金,不难发现,群众对于这种过度优待国外留学生的政策,已经有了意见。
2021年夏天,河南科技大学的留学生宿舍空调凉风舒爽,而国内学生宿舍却未装备空调,导致中国学生忍受40度以上高温。
当夜,他们集体深夜呐喊,抒发不满。
直至今天,这种区别对待的矛盾,在很多学校仍然存在。
他山之石,可以攻错。
引入留学生,最终目的,还是为了中国的发展。
既然是发展,那么本国学子也应该享有平等的发展条件。
2016年,图灵奖得主约翰·霍普克罗夫特在演讲中说:
中国人才数量比美国多,但美国在研究型博士学位(PHD)项目方面比中国强,原因在于中国本科生教育并没有为研究型博士学位创造出足够多的高质量申请人;
目前中国的高校过于注重国际声望,把研究经费和论文数量作为重要的衡量指标;
现在中国高质量的本科生数量远远无法达到社会需求,应该更关注如何提高本科生的教学质量。
一言以蔽之,我们的本科生质量太欠缺了。
国际排名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特别是“重点名校”招到的外国留学生,有多少是发达国家过来的?
那些重金招过来的“老爷”,又有多少对中国产生认同感?为何非要献媚那些洋学渣?
什么是认同?
自身强大,别人就会认同。
相反,倒贴钱的行为,很难真正收获人心。
中国的大学,应该有自己的骨气。
应该拿出自己的骨气!-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