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3-07-11 | 來源: 新周刊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 水果刺客 " 的刀,背刺的招式總是充滿想象力。
近日,有網友在深圳光顧了壹家日料店。也許是第壹次打卡該店,面對琳琅滿目的菜單,壹份標價 138 元的靜岡蜜瓜引起了他的興趣。
在這位網友看來,壹份蜜瓜敢如此標價,檔次顯然與路邊貨色不可同日而語,至少也會是壹份經過大師巧手制作的甜品。
但在上菜之後,哈密瓜露出的真容,就真的只是……蜜瓜,還是壹瓣。
壹瓣蜜瓜。(圖 / 圖蟲創意)
也許有人會說,靜岡蜜瓜聞名遐邇,店家這號稱從日本進口的瓜,賣貴壹點倒也符合身價。但這事終歸是引起了諸多的目光,有記者詢問海關之後,卻得到壹個堪稱 " 打臉 " 的答案:
在海關進口水果目錄上,能夠從日本進口的只有蘋果和梨。市面上不少號稱進口的靜岡蜜瓜,都是國內引種的產物。
當然,高貴體面的濾鏡是否被擊碎見仁見智,但從進口變國產,少了那份漂洋過海的運輸成本,被藏起來的信息差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成為定價前提?
天知道。
水果刺客的泡泡,壹戳就破
你永遠可以相信," 水果刺客 " 的騷操作總有現成的 " 海量個案 ",靜岡蜜瓜甚至還不是今年最離譜的選手。
譬如,今年迎來了豐收季的嶺南佳果荔枝,就穩穩站在了今年的" 水果刺客排行榜 " 榜首。
嶺南佳果——荔枝。(圖 / 圖蟲創意)
早在 4 月,有上海網友就發文吐槽過當地水果店壹盒不過 10 粒左右的荔枝竟然要賣 55 元,在當時有不少早熟的荔枝都賣到過百元壹斤。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荔枝並非壹個籠統而單壹的產品。在初夏都還沒到的季節,荔枝家族當中打頭炮的,多數還不過是 " 荔枝鄙視鏈 " 中地位低微的妃子笑。
這副明擺著收割饕餮的架勢,讓人恍然間還以為荔枝又遇上了減產的小年,按捺不住消費沖動的人,多半都成為了被背刺的存在。
殊不知,兩年壹豐收的荔枝家族,今年正是增收的大年,單是廣東的荔枝產量就達到了 179 萬噸,創下了近伍年新高。-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