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3-07-18 | 來源: 英國那些事兒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在美國新澤西州的萊克伍德(Lakewood)鎮,生活著大量正統猶太教(Orthodox Judaism,猶太教的壹個分支)的民眾。
在教徒當中,曾經有壹位拉比(相當於神父),叫阿裡耶·多德爾森 (Aryeh Dodelson)。
他擔任拉比已至少拾年,早在2013年,曼哈頓壹教堂舉辦的安息日活動就曾邀請他擔任客座拉比,
根據當時的介紹,他德高望重,出過好幾本書,
其中有壹本是講猶太離婚法的專著,還是用希伯來語寫的。
(專賣猶太書籍的網站lehmanns能找到這本書)
此外,他家庭穩定,和妻子兒子共同住在萊克伍德。
不難想象多德爾森在教徒眼中大概是個什麼形象:
虔誠、有智慧、懂學術、穩定靠譜、略帶憨厚......
(萊克伍德的壹位匿名人士曝光的多德爾森照片)
然而在上個月,這壹形象陡然崩塌,因為人們發現了他的另壹張面具。
在這張面具下,他肆無忌憚地招搖撞騙,壹會兒說自己是大名鼎鼎的羅斯柴爾德家族後裔;
壹會兒說自己是1920年的法國總統保羅·德夏內爾(Paul Deschanel)的親戚;
壹會兒說自己跟沙特政府關系甚篤,且正在跟他們談壹項核貿易協議;
壹會兒又吹噓自己是萊昂納多、艾梅柏等壹線明星的朋友.......
總之是有錢有閒,交游廣泛的公子哥兒。
他給自己起了個新名字,叫凱爾·德夏內爾(Kyle Deschanel),同時留起胡須,戴上金鏈,摘掉帽子,
但仔細辨認下,仍然能看出他就是那個“德高望重”的拉比。
(多德爾森改頭換面後的樣子)
多德爾森的泡泡被戳爆,最早是因為6月份壹位叫艾娃·埃文斯(Eva Evans)的女生在Tik-Tok發的視頻,
大意就是說她的前男友德夏內爾,也就是多德爾森,表面上是紐約的社交名流,
實際上有妻有子,希望紐約的女生都擦亮眼睛,別被他騙了......
(出自Tik-Tok賬戶@Eva Evans,但原視頻已經被刪了)
沒想到這個視頻引起了轟動,很多受害者都跳出來說自己被他騙過,或者差點被騙......
現在在Tik-Tok搜還能搜到不少,簡直能組成壹個受害者聯盟:
(部分多德爾森勾搭過的女生)
-
有媒體采訪了其中幾位受害者,她們是這麼說的:
第壹位化名傑瑪,跟多德爾森斷斷續續地約會了肆個多月。本來傑瑪對他的印象還不錯:
“他表現得很有魅力,似乎跟每個人都認識,也很有紳士風度,每次我們出門,他都會主動幫我叫Uber。也不毛躁,直到第柒次約會我們才有親昵舉動。”
但是隨著了解的深入,傑瑪越發覺得多德爾森不對勁。
首先他居無定所,多德爾森經常在曼哈頓SOHO區的壹棟聯排別墅舉行派對,然而他似乎並不固定住在這裡,
僅肆個多月的約會過程中,他帶她去過叁處不同的房子。
傑瑪完全不懂他是怎麼擁有這麼多房產的,對此他的解釋是“我還在看房,沒決定住在哪”。
然而只要傑瑪稍微壹查就能發現,這棟別墅根本不在他名下......
根據房產記錄,自2015年壹個叫塞斯·哈裡斯(Seth Harris)的人將其買下後,產權就始終沒變過。
(政府網站上的產權記錄)
在過去幾年中,該別墅曾叁次掛牌出售,但始終未能售出,所以也不可能是多德爾森買了下來。
這棟別墅是SOHO區唯壹的壹棟獨立式聯排別墅,堪稱鶴立雞群,想查非常容易。
然而當時的傑瑪並沒想到這壹層,否則這泡泡早給他戳破了。
房子只是冰山壹角,多德爾森還給傑瑪講過壹些很奇怪的故事,例如:
“在911事件發生後,我其實被起訴過。因為我是沙特政府中級別最高的美國公民。”
“不過事情的結果還不錯,因為你不能逮捕沙特官員。”
不用說,這又是他編出來騙人的故事,其實這故事漏洞百出,且不說沙特政府為啥要雇用美國公民,就單從年齡上看也對不上。
多德爾森跟傑瑪說自己37歲,那麼在911發生的時候,他最多剛16歲.......
此時,傑瑪終於開始意識到他的不對勁了。
今年2月,多德爾森給傑瑪發來壹個鏈接,點開壹看是壹個募捐頁面:
(募捐鏈接的截圖)
緊接著,多德爾森的解釋來了:“嘿,今晚柒點我要在家裡舉辦壹場慈善活動,Emilia Clarke也會在,如果你能來,我會很高興的。”
Emilia Clarke,就是《權游》裡的“龍媽”,她自己大腦動過手術,因此創建了壹個專注於腦損傷康復的慈善組織,叫SameYou。
乍看上去,這個募捐頁面還挺真的,直到你看到下面的捐助金額——最少1000刀。
實際在SameYou的官網上,捐助金額只有20、30、50和“其他”這肆個選項,
並沒有設置1000刀那麼高的門檻,你在“其他”裡填“1”都可以.......
慈善組織怎麼可能,又怎麼可以,嫌錢少呢?
(SameYou的官網截圖)
外媒後來設法聯系了SameYou和龍媽的代表,但兩者都沒有回復。
目前尚不清楚這場所謂的慈善活動有沒有收集到善款,錢有沒有流向SameYou,
不過也沒有證據表明SameYou跟多德爾森有過合作就是了......
如果真查到詐騙善款,就涉及刑事犯罪了.......
多德爾森的確有壹定詐騙的動機,營造多金少爺的形象肯定是需要資金的,那這筆錢從哪來呢?
他曾向多位女生吹噓,說自己是投資公司Oxshott Capital的常務董事,然而在外媒試圖聯系該公司時,得到的卻只有壹片沉寂。
在網上查詢該公司,也只能查到壹些負面新聞:
Oxshott曾要給印度公司BYJU投資2.5億美元,結果由於“宏觀經濟原因”,這筆錢並未到賬......
(去年7月彭博社對這次事件的報道)
最後導致印度政府發動了對BYJU的洗錢調查,而且還真查出來壹些可疑文件......
(今年肆月techcrunch對這次搜查的報道)
綜上,這公司大概率要麼是多德爾森搞出來的空殼,要麼是用假名硬掰出來的聯系........
-
說回受害者的故事。
第贰位受害者化名阿曼達,今年20歲,她是在去年壹月認識的他。
當時阿曼達和壹幫朋友去參加壹個活動,結果多德爾森也在,他便接近了壹群女孩,邀請她們壹起去某個派對。
阿曼達跟他聊了壹會,就感覺他有點怪怪的,就話裡話外地暗示自己剛18歲,比他小太多了,希望他知難而退。
沒想到他“將計就計”,順勢叫阿曼達等壹群女孩“小丫頭( little girls)”,總之是壹些很油膩的話。
幾周之後,阿曼達跟另壹個人在餐廳約會,意外碰上了多德爾森。
趁著她的約會對象去上廁所的空檔,多德爾森上前來搭訕,讓她“站起來轉壹圈”,給他們那壹桌男人看看衣服......
後來約會對象回來,見她不舒服,就提出讓餐廳幫忙換壹桌,算是把這次應付了過去。
這只是開始而已,接下來的壹段時間,阿曼達開始肆處“偶遇”他,有時候在活動上遇上,他會死死地盯著她,也不說話......
感覺是某些奇怪的PUA招數......
-
受到騷擾的不止阿曼達壹個,還有麗芙(也是化名),她在今年壹月份跟多德爾森約會過壹次,接著就遭到了他的短信轟炸。
(麗芙在Tik-Tok上講了自己的故事,@livmitros)
麗芙本來是在約會軟件上認識的他,贰人聊了幾句,同意出來見壹面吃個早午餐。
沒想到多德爾森是純“照騙”,麗芙差點沒認出來,“我這輩子都沒見過如此憔悴的人”。
饒是如此,多德爾森仍然繼續講著他的故事——又是沙特那套,還說自己和壹位議員壹起為核貿易的談判做出了貢獻。
很巧的是,麗芙的壹位阿姨,剛好是所謂“國會議員”的幕僚長.......
麗芙立刻給阿姨發了短信,理所當然地,阿姨壓根記不得“德夏內爾”(他的假名)是誰......
(麗芙提供的短信截圖,來自Tik-Tok@livmitros)
這個牛皮雖然吹破了,但他還有更多。
吃完早午餐,他又帶著麗芙去了SOHO區那個聯排別墅,但麗芙對他的印象本來就已經差到極點,
此時敏銳地覺察出房子裡沒有任何軟裝,就壹張沙發壹張床而已......
在此期間,多德爾森多次嘗試進行肢體接觸,都被麗芙壹壹擋了回去。
分手後他仍然不斷地給麗芙發短信,請求第贰次約會,但麗芙顯然是不可能答應了。
-
在所有受害者裡面,最慘的可能就是翠西(Tracy Sokat),她是真心實意地把多德爾森當成最好的朋友.......
(來自Tik-Tok@tracy_sokat)
可能是因為當了很長時間的拉比,多德爾森貌似非常擅長令人敞開心扉——翠西幾乎把自己的壹切都告訴了他:
“這個男人了解我的信任危機問題、我過去的人際關系、我的家庭、我的心理健康。”
“另壹方面,我也以為我很了解他......我倆甚至曾經花了壹整個下午的時間,從曼哈頓壹直漫步到上西區,僅是分享各自的人生故事。”
後來她才知道,她講的全是真的,他講的全是假的:
“我至今仍在處理‘我最好的朋友其實壓根不存在’這件事......”
(來自Tik-Tok@tracy_sokat)
他作為猶太教的拉比,甚至很離譜地宣稱自己是天主教徒,還在脖子上戴了個拾字架(猶太教不信這個),僅僅是為了顯示跟翠西有相同的背景......
騙人騙到這個程度,真是……-。-
-
最後,還要說壹說多德爾森本人的情況,據曝光他真實身份的那位匿名萊克伍德居民所說,
自從Tik-Tok受害者集體將他曝光之後,他開始隱藏身份,低調行事。
聽說他搬到了上東區,偶爾還是會去看家人。他的家人並沒有跟他斷絕關系,還是在支持他。
鑒於除他自己之外,沒人知道他到底騙了多少人,所以也無從得知他跟家人說了多少實話.......
也許有壹天,他還會“重出江湖”......-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