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3-08-11 | 來源: 紅星新聞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南極 | 字體: 小 中 大
據央視新聞報道,莫斯科時間11日凌晨2時10分許,俄羅斯載有“月球-25”號(Luna-25)無人月球探測器的“聯盟-2.1b”運載火箭,從位於遠東地區的東方發射場發射升空。預計飛行持續約4天半後,探測器將進入環月軌道,之後將在數天內多次改變軌道,以便在月球南極地區著陸。
▲“聯盟-2.1b”運載火箭發射升空
當地媒體報道稱,“月球-25”號是自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制造出的首個月球探測器,且所有部件均為“國產”。這也是47年以來(即1976年)以來,俄首次發射月球探測器。
印俄爭“第壹”?
專家:凸顯月球南極區域價值
鑒於月球南極地形的復雜程度,想在其表面實現軟著陸非常困難,至今沒有壹個國家實現在月球南極軟著陸。歐洲航天局月球探測負責人尼科·戴特曼介紹,月球南極有很多坑,想要實現在月球南極成功著陸,航空器的目標精確程度需達到100-200米,而現有的航空器很難達到這個標准。
據悉,如果壹切順利的話,“月球-25”號預計將於8月21日在月球南極地區著陸,其主著陸點位於博古斯瓦夫斯基環形山以北,備選著陸點位於曼齊尼環形山西南處和彭特蘭環形山西南處。
有分析指出,“月球-25”號有可能比印度(专题)的“月船-3”號(Chandrayaan-3)探測器更早著陸,這意味著“月球-25”號有望成為首個在月球南極著陸的探測器。印度在7月14日發射了“月船-3”號探測器,目標同樣瞄准(电视剧)月球南極,預計在完成預定的月球軌道縮減機動後將在8月23日著陸。
▲印度於7月發射了其月球探測器“月船3號”
研究太空地緣政治的蒂姆·馬斯謝爾指出,如果此次俄羅斯“月球-25”號能成功完成任務,那將是俄羅斯在科技和科學領域取得的巨大成就。
卡內基基金會下的卡內基太空項目分析師本傑明·西爾弗斯坦表示:“俄羅斯和印度都計劃在月球的同壹片區域(即南極)著陸,這壹事實凸顯出月球上某些區域比其他區域更有價值。”
首要任務是“找水”
分析:科學探索背後還有象征意義
據介紹,“月球-25”號無人月球探測器的主要任務是研究月球軟著陸技術、采集和分析月壤,並勘探月球上可能潛藏的水冰。
俄羅斯科學院太空研究所研究專家奧爾加·扎庫特尼雅亞在談到“月球-25”號的主要目標時指出,“其首要目標就是找到水,確認水是否存在,並研究其(水的)豐富程度。”
“月球-25”號任務科學設備綜合體規劃小組負責人、俄羅斯科學院太空研究所教授馬克西姆·利特瓦克也表示,該探測器“不僅會在無人降落過、可能富含水冰的地方著陸,而且還要充分探索這些地方”。
▲“月球-25”號探測器
報道稱,壹旦“月球-25”號成功實現軟著陸,其所獲得的發現也將是“歷史性”的。因為科學家壹直相信月球南極有豐富的水被鎖在冰裡,而水資源儲備是供生命體生存所需氧氣、飲用水,甚至是火箭燃料的關鍵資源,若壹個國家未來准備進壹步探索月球,水資源就顯得尤為重要。
除了在科學探索方面的意義,有分析認為,“月球-25”號還具有象征意義。美國福特漢姆大學教授阿斯福·史迪奇認為,俄羅斯對“探月計劃”的渴望可能出於多方因素,但其中最重要的壹點可能是希望借此在全球舞台上展現國家力量。據此前報道,自俄烏沖突爆發後,西方國家紛紛制裁俄羅斯,相繼宣布中止與俄羅斯的合作。
相關專題:俄羅斯,航天航空-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