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3-08-12 | 来源: 自由的海豹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华丽的外表没有削弱他的内在。1922年,18岁的奥本海默进入哈佛大学学习,经常不去上课的他,成绩却遥遥领先。同学们怀疑奥本海默作弊,哈佛只好组织针对他的答辩,奥本海默引经据典对答如流,征服了所有听众。
奥本海默不去上课是因为学的太超前了,他沉醉于罗素的《数学原理》,和玻西·布里奇曼谈笑风生,在读了艾略特的《荒原》后,他写下预言般的诗句:
“黎明赋予我们欲望,而暗弱的晨曦却背叛了我们。当天空中那一缕藏红,渐渐退去直至灰暗,当日光沦为一片贫瘠,当烈焰将我们摇醒,我们发现,每个人都身处自己孤独的监狱里,而交流的渴望变得既珍贵,又渺茫。”
1927年,23岁的奥本海默在哥廷根大学取得博士学位。答辩的时候,教授感叹道:“很高兴终于结束了,他都快要质问我了。”1928年,为前往荷兰莱顿大学授课,奥本海默花费六周时间学会了荷兰语。1929年,他回到美国加州伯克利分校任教,教学之余又学会了梵文。没有什么事难得倒他,很明显,他就是万中无一的绝世高手。
故事照这样发展下去,奥本海默将在开挂的道路上一去不返,但命运给他开了一个玩笑。
长期以来,奥本海默都是一个埋头书斋的人。他不看报也不听收音机,像大萧条这样的新闻,都是六个月后才从别人口中得知。1936年以前,他甚至没有为总统大选投过票,更不要说关注意识形态了。
但从1936年开始,奥本海默的兴趣改变了。他开始关心时政,融入左派圈子,阅读马列著作,并为西班牙内战捐款。这除了受到朋友的影响,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他爱上了美共党员塔特洛克。
琼·塔特洛克;电影《奥本海默》中,由弗洛伦丝·皮尤饰演塔特洛克。© Library of Congress/Universal Pictures-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