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3-08-18 | 來源: 南方都市報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希格斯被認為是英國研究希臘和地中海古代文物的世界頂級專家之壹。除擔任博物館希臘藏品的策展人外,他還是大英博物館所謂“古跡人”團隊的壹員,負責追蹤被掠奪的文物並送回文物原籍地或在倫敦展出。
希格斯尚未被警方逮捕,但在發現文物“丟失、被盜或損壞”後被解雇。他的家人堅稱他是無辜的。
目前,倫敦警察局經濟犯罪部門已展開調查。倫敦警察局表示:“我們壹直與大英博物館合作。目前調查正在進行中,沒有逮捕任何人,調查仍在繼續。”
藝術品盜竊案方面的專家迪克·埃利斯聲稱,警方和博物館官員拒絕公布文物的照片或描述,表明調查人員“可能正在策劃行動”或“已掌握了關於文物下落的情報”。
國際藝術復興組織首席執行官、律師克裡斯托弗·馬裡內洛在采訪中表示,博物館失竊是世界范圍內的“壹個大問題”,而且經常涉及工作人員。他補充說,“這種事發生在大英博物館,是極其尷尬和令人震驚的。”
據紐約(专题)時報報道,根據FBI的數據,在所有博物館失竊案中,90%以上都涉及某種形式的監守自盜。背後原因很簡單:絕大部分偷竊藝術品的人只能幹壹次,因為高價藝術品失竊引發的廣泛關注使被竊物品在販賣時很容易被認出來;倒賣壹件著名藝術品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很少有人有足夠的錢去買壹件他們永遠不能拿出來給人看的名作。
“這是壹起極不尋常的事件,我們非常認真地保護所有館藏。”大英博物館館長哈特維格·費舍爾就藏品被盜向公眾道歉,表示決心“糾正錯誤”,並與外部專家合作,對被盜物品進行徹底清點。
當前,大英博物館正在對安保工作進行獨立審查。大英博物館董事會主席、英國前財政大臣喬治·奧斯本指出,首要任務是追回被盜物品,並找到可以阻止此類事件發生的措施,之後將“不惜壹切代價”加強安保和藏品記錄工作。
能否追回?
失竊文物“可能已被熔化、切割”
國際藝術復興組織首席執行官、律師克裡斯托弗·馬裡內洛表示,被盜的黃金、寶石和玻璃器皿等藏品可能已經被熔化、重新切割或者送往國外。盜竊藝術品的犯罪分子通常希望快速出手,因此會盡快對藝術品進行改頭換面。
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8月17日報道,關於大英博物館剛剛曝出的大批文物失竊事件,壹名從事藝術品追討業務的專家表示,其中的黃金、寶石和玻璃器皿“可能已經被熔化、重新切割或送往國外”。
馬裡內洛說,現在追回這些“無價的”藝術品可能為時已晚。他說,犯罪分子通常會銷毀被盜文物以獲取“快速現金”。這些藝術品被發現失竊比實際被盜的時間晚了至少4年,這可能意味著現在追回這些“無價之寶”為時已晚。盜竊藝術品的“不成熟”犯罪分子通常專注於“賺快錢”並盡快銷毀藝術品。他指出:“他們傾向於盡快熔化黃金,把寶石重新切割。”
馬裡內洛表示:“博物館失竊是世界范圍內的壹個大問題,而且經常涉及工作人員。但這種事發生在大英博物館,是極其尷尬和令人震驚的。”
報道稱,大英博物館之前被盜的這些文物,至今下落不明,還沒有找回來壹件。
德國德勒斯登國家藝術收藏館館長奧克曼表示:“博物館被盜的黃金珠寶不可能在藝術市場上直接合法轉賣,因為它們實在太有名了。倘若盜賊只求錢財、不在乎藝術品價值,那就很可能將珠寶拆分切割、甚至熔化金銀再轉賣變現。就算他們把珠寶拆開熔化,還是可以賣很多錢。只是當這些藝術品被拆分毀壞的那壹刻,我們就永遠失去它們了。”
知多D
屢次失竊 中國文物曾在大英博物館丟失
實際上,這並非大英博物館首次有文物遺失。在過去20年裡,盡管大英博物館多次審查安保措施,但安全問題卻始終沒有得到改善。
2002年,大英博物館壹尊有著2500年歷史、高12厘米的古希臘大理石雕像被盜。
2004年,15件中國文物在博物館營業時間內被盜,包括唐代青銅鏡、橫跨唐代到明代之間的耳環、發夾等物品。
2017年,大英博物館承認,壹枚價值75萬英鎊(約合人民幣(专题)696萬)的卡地亞鑽戒已在2011年失竊。-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