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3-08-20 | 來源: 市界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較之於之前扁平化的組織架構,“雙斌”治下的陽光城,在組織架構上多了不少層級,在集團和地區的關系上,也開始強調總部管控。也就是在這樣的格局中,2017年11月,張海民從陽光城離職了。“這時候,老板更看重與他理念更匹配的人。朱榮斌來了,就沒有張海民的位置了。”肖曉坦言。
很顯然,朱榮斌更擅長高周轉和快速布局。在這名新總裁的帶領下,2017年,陽光城就買入了120個項目。按照這樣的“攻城略地”速度,“雙斌”用兩年時間,將把陽光城帶入2000億元規模,創造陽光城最輝煌時刻。這離林騰蛟“2022年要把陽光城打造成行業的典范”的目標,似乎越來越近了。
然而,陽光城雖然在14年內實現了1000倍的業績增長,但也收獲了近3000億元的總負債。陽光城資金危機的端倪,已在暗暗醞釀。果不其然,在2020年的叁道紅線、疫情黑天鵝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下,陽光城借新還舊的游戲玩不通了。2022年2月,陽光城正式違約了。
在陽光城爆雷前的2022年1月5日,朱榮斌辭任了陽光城總裁等職位,吳建斌雖然繼續留在陽光城,但更多的是縱情於攝影和文學,不再為陽光城的事務露面。這跟吳建斌的性格不無關系,吳建斌曾自述,“我的性格很中庸,不會走極端,也不會與人爭個面紅耳赤,遇到難事就會退壹步海闊天空。” “總部門前天天有人討債”
雁過留聲,人過留名。
在IPG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看來,這幾名職業經理人,在陽光城的發展史上,都留下了濃墨重彩的壹筆。不過,在陽光城內部員工看來,陳凱之所以評價最高,是因為他讓陽光城“從什麼規范都沒有,寂寂無名的小企業,變成了頗有名聲的全國性企業。相當於是第壹個師傅。”
而朱榮斌,盡管帶了不少自己的舊部,使得壹些老員工離職了,但在肖曉看來,每個職業經理人來,都會帶著自己的團隊。這不單單是在陽光城,每個企業都壹樣。“總體來講,他們(朱榮斌和吳建斌)對我們下面的壹些兄弟,還是比較客氣的。”
這些職業經理人,是否應該為陽光城的爆雷買單?回答這個問題,先從陽光城潰敗的原因說起,“跟其他出險房企沒有什麼不同,就是過度追求規模和過度使用財務杠杆,從而使得企業流動性承壓;在市場遭遇調控之下去化不暢、融資受限,導致資金鏈斷裂所致。也就是企業自身發展模式,加上對行業趨勢誤判的結果。”柏文喜說。
但肖曉認為,這也跟林騰蛟的放權有壹定關系。以朱榮斌時期為例,陽光城的戰略、投資、營銷、設計、資本市場、引戰等事務,都歸朱榮斌管。“林老板基本不怎麼管。之前時常看到他在樓頂打太極。”另壹名陽光城員工告訴告訴“市界”。也因此,有職業經理人,在完成銷售目標的壓力下,在土地市場上拿錯了壹些地,在並購市場上踩了壹些坑。“對於這壹切,不怎麼管事的林騰蛟,是毫不知情的。”
這成為陽光城危機加劇的助推劑。這其中的邏輯在於,在市場行情好的時候,即便是有問題的地,只要想辦法把坑填住就好了。它帶來的收益,遠遠大過風險,然而,“壹旦市場往下,好地塊上的房子不好賣,更別提有問題的地塊了。他們太篤定市場行情,會壹直好下去,所以認為拿錯了地也沒關系。”肖曉向“市界”解釋道。
拿錯了地,也意味著項目准備開盤的時候,才發現之前的銷售計劃根本無法實現。不是賣不了那麼貴,就是沒有那麼多人買。“職業經理人是以專業能力服務於企業發展,最多是分享企業發展成果而已,而老板需要為企業運營發展的最終結果負責與兜底。所以老板與職業經理人的訴求,既有壹致之處,也有很大不同。”柏文喜告訴“市界”,如果關系平衡好的話,企業發展就較為順暢,否則就容易導致關系破裂,或者企業發展出現問題。
無論如何,陽光城爆雷後,局中人苦不堪言。在很長壹段時間裡,陽光城上海總部門口,天天有人拉橫幅討債。這其中有陽光城前員工,他們有的跟投了公司項目。以2017年跟投制度為例,陽光城當年拿到的項目,按照“雙贏”的跟投制度推進,共涉及65個項目,全部由公司和員工持股,按比例分紅。肖曉告訴“市界”,高管是被強制跟投項目的。總經理級別的,壹個項目跟投拾萬元;總經理級別以上的,幾拾萬元。
實施跟投機制後,陽光城對新購土地,相應地設立了叁條管理底線。其中包括:新項目全周期的回報不低於10%;股東的年化資金回報率不低於30%;淨現金流回正時間,不能長於12個月。據吳建斌當年透露,經測算,到11月底,陽光城執行跟投機制項目的平均年化資金回報率為45%。也因此,早期跟投項目的員工,是賺了不少錢的。
比如說,根據投資測算,銷售2萬元每平方米,大概半年就出清,加上建設期半年,相當於壹年,這個資金就回來了。於是,有人想跟投更多項目,但沒有那麼多錢怎麼辦?肖曉告訴“市界”,“陽光城以征信作為擔保,從外面找了配資機構。想跟投項目但又缺錢的員工,可以從配資機構借錢,每年利息是10%。”-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