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3-08-20 | 來源: 虎嗅網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中國好聲音 | 字體: 小 中 大
出品|虎嗅ESG組
8月17日晚,壹份9分鍾的錄音,再次將《中國好聲音》節目組推上輿論風口。
關於這份錄音的內容,是已故女星李玟講述自己在參與節目制作中遭到的各種不公正對待。
8月17日22:55,《中國好聲音》節目組在官方微博發表聲明,表示當前在網絡平台散布的錄音為“自媒體賬號惡意剪輯”,此舉“是對逝者的不尊重,也嚴重損害節目形象”,《中國好聲音》方面表示“強烈譴責”。
聲明中還提到,《中國好聲音》與李玟曾經有過的誤會經溝通“當時即已消除”,“出於對逝者的尊重,我們不再對此事過多解釋,永遠銘記她對節目的真情付出”。
而《中國好聲音》這壹次應該很難快速平息所謂的“輿情”風波。這種回避的回應態度,進壹步引發公眾不滿,陸續有之前的學員、業內人士站出來發聲,這壹事件依然在持續發酵中。
最新進展是,8月20日,浙江廣電集團發文回應《中國好聲音》爭議,稱針對大家關心的問題,將進壹步調查核實。浙江廣電集團表示:“我們清醒地看到,《中國好聲音》節目也不斷遇到壹些問題,離大家的期待還有差距。浙江衛視有責任有義務加強節目監管,履行好播出平台職責。”
值得注意的是,浙江廣電在這份聲明中提到,督促節目制作方上海燦星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認真聽取大家意見,在節目制作中切實維護公平公正,讓每壹位參與者都得到尊重。
業績依賴綜藝大IP
回想這壹王牌綜藝曾經以可圈可點的綜藝內容屢登熱搜,如今節目制作中的種種問題卻飽受爭議。這早已不是《中國好聲音》第壹次被曝出問題了,大家也很難想到這幾年《中國好聲音》有什麼出圈畫面了。
與《中國好聲音》壹同成為眾矢之的的是節目制作方母公司——星空華文,爭議風波蔓延至贰級市場,星空華文股價在周伍的跌幅高達23.43%,收盤價為94.95港元,總市值為378.4億港元。這意味著,星空華文市值壹天蒸發近百億港元。
星空華文的主營業務有肆大組成部分,分別為綜藝節目IP制作和運營、音樂IP運營及授權、電影及劇集IP運營及授權,以及其他IP相關業務。
其中,公司主要收入來源為綜藝節目IP制作、運營及授權。根據2022年財報顯示,該業務在總收入的占比達到80%左右。細分到具體熱門綜藝節目IP,《中國好聲音》是星空華文最大的綜藝收入來源。招股書中曾顯示,2019年至2021年,《中國好聲音》共為星空華文掙得超過10億元的收入。-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