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3-08-28 | 来源: 新周刊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一门冷门的语种,一块敲门的金砖
“填报志愿的时候,我选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最后才是这个学校。选专业的时候,我选了英语、越南语、泰语、汉语言文学……但没有缅甸语。”
2019年,高中毕业的于化不想让父母操心,自己主导了志愿选报。因为分数勉强够上了一本线,他本没将录取希望放在第一批次上,所以胡乱填了一些顶尖学府在前面。
出于保底考虑,他在第一批次最末填了个学校当作保底,并在“是否服从调剂”上打了勾。幸运的是,他被缅甸语打捞上岸,避免了滑档的悲剧。阴差阳错之下,原本对语言就很有兴趣的于化,在一门完全陌生的小语种专业上得偿所愿。
他所就读学校的缅甸语专业,生源主要集中于华南和西南地区,提档线基本都在一本线上下10分,每年入学的学生最多不超过25人。所有受访者中,李平所在的2020级班级人数最少,只有18个人,其中3名男生、15名女生。
像于化这样被调剂的学生,该专业里几乎年年都有。每年开学,总有几个同学被录取了,但没来报到。其中一些同学已经进了班级新生群,但聊了几句后就再没出现过。
大一新生入学时,老师还会找到一些外省的学生了解情况,问问他们是否是被调剂来的,内心对学习这门语种是否抗拒。
如果没有足够兴趣和决心,要从头开始学好一门语言并不容易。汉藏语系中的缅甸语属于拼音文字,书写、语法和汉字都没有相似之处,读写上还有口语体和书面语体之分。因此,要想在短短4年内基本掌握缅甸语,只能下苦功夫多背、多说。
除了洛外和北大(专题)编写的两套教材外,一些学校还有本校教师编写的缅甸语学习资料。(图/受访者提供)
于化用“严格”“有特色”来形容这门小专业。有别于一些大专业,缅甸语专业里师生联系更加紧密,小班教学下的氛围既温馨又严格,系里的老师们也更能照顾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情绪。他坚信:“在这种环境下,我感觉如果认真学下去的话,还是很有出息的。起码不至于只是浑浑噩噩混4年,就毕业了。”
事实上,班里不乏把缅甸语作为第一志愿的学生。“毕业后能有出息”,也是许多学生主动选择缅甸语专业的理由。一门小语种,必定与国际关系挂钩,“进外交部”是许多学生刚入学时所共有的、隐秘的梦想。如“缅甸语”这样冷门的语种,无疑是一块性价比极高的敲门砖。
“以我的成绩,如果读英语专业,肯定没有机会(进外交部)。如果是像缅甸语这样的小语种,也许是有很小很小的概率进外交部的。”李平的一位同学告诉记者,她怀着对外交事业的憧憬,加上对缅甸语的兴趣,说服了父母,选择了缅甸语专业。-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