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3-08-28 | 来源: 新周刊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据《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21)》显示,云南省共有12所高校开设有缅甸语专业,在校人数约有1293人,仅次于泰语专业。而根据我国市场供需和非通用语种专业人才配比调查(2019),泰语、缅甸语等在2018年就已出现井喷现象,学习人数超过市场所需。
目前依旧有许多高校在陆续开办缅甸语专业。(图/微信公众号截图)
张楠介绍,自己读研时,缅甸语专业只有五六个研究生,2015年前后专业扩招,研究生越来越多,有的学校缅甸语专业甚至出现了20多个研究生的情况。过去,几乎所有学生毕业后都能走上工作岗位,缅甸语专业也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因此考研者属于凤毛麟角,想要在学术领域深耕的同学更是少数。
“本科生都可以去很多学校当老师,研究生班里有同学是老师来在职读研的。但研究生的课业也不多,几乎只有一年是在国内正儿八经地上课。”张楠介绍,这样的学术背景下,很多学校虽然开设了缅甸语专业,但培养的人才水平却难以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同时,大量毕业生涌入市场,也导致了学历快速贬值。
随着越来越多的学生涌入了这片曾经的就业“蓝海”,所有人都感到脚下的路渐渐变得逼仄。
李平的老师从大一就开始叮嘱他们,尽早准备考研。此外,因为疫情,2022届到2024届学生缺失出国留学的经历,也被师生们看作就业竞争中的短板。缺乏外语环境的熏陶,从网课中毕业的学生们对自己的口语水平并不自信。因此,许多人选择考公,或是跨专业考研,不再与缅甸语死磕下去。
张楠记得当年毕业时,有许多泰语专业的同学准备考研、考公。而现在,缅甸语专业也迎来了相似的时代进程。剥离沸沸扬扬的舆论,缅甸语专业和一些经历过“从小到大”的小语种专业的发展过程、就业前景,并无太大不同。
一把开启陌生国度的钥匙、一块敲门的金砖、一条竞争者从少到多的就业赛道,都是流言蜚语下缅甸语专业真实的各个切面。选择并没有对错,社交媒体热火朝天的讨论声外,学生们在不同的方向上努力拥抱未来。
采访结束前,一位正在老家准备考研的学生说:“我正在家附近的学校蹭自习室备考,缅甸语教材就摊开摆放在桌面上,我每天都坐在那里,明天早上我也依旧会去。”-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