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3-09-02 | 来源: 南方周末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这位母亲畅想,十年后,“女儿有房,有深户,有香港身份,有中上颜值,还有硕博父母”。
对于这些妈妈们来说,如何让孩子尽可能留在中产阶层,是为人父母的课题。
这条路上多是母亲。在赴港读水硕的帖子中,常常出现“全职妈妈”这样的字眼。除此之外,职场妈妈也会更多选择牺牲自己的工作。
人到中年赴港读硕,虽然仍是少数人的选择,但却受到了越来越多关注。
负责留学咨询的周颜明显感觉到,这两年来咨询的家庭越来越多,总数近万。她表示,这可能与疫情有关,“前两年疫情,线上授课,能够节省因通关、租房等产生的人力财力支出,读港硕拿身份的渠道因此得到更多关注”。
究竟有多少中年父母赴港读硕士?
南方周末记者先后向香港珠海学院、香港都会大学、香港恒生大学等学校发邮件咨询招生情况,仅收到香港都会大学的回复,该校表示,“研究生课程在过去五年招生持续增长,当中包括35岁以上的人士”。
李灿在新东方工作,负责留学申请相关业务。2023年,身边和她一样从河南考到香港珠海学院的父母有十几人,再加上考到其他学校的,“数量不少”。
此外,周颜表示,公司每年成功拿到香港身份的家庭有近两百个,但2023年上半年出现爆发式增长。这类家庭关注的问题,也从“为什么香港身份可以获得更好的结果”变成“我的家庭情况应该怎么做才能拿到身份”。
这种增长与香港的人才引进政策密切相关。2022年10月19日,香港特区政府在招揽人才方面推出了一系列政策,其中包括将非本地毕业生留港/回港就业逗留期限由一年延至两年,为期两年。
此外,施政报告还推出多项其他人才引进政策,包括取消“优秀人才入境计划”的年度配额、推出香港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放宽输入内地人才计划等。
这几项人才引进政策为内地人打开政策窗口,也让更多父母看到了赴港读硕的机会。
王卫华表示,家长的这种做法便是在利用政策上的设置,把自己的时间、精力、资本等条件转化为孩子的升学优势。“香港推出众多人才引进政策,希望留住优秀人才,增加其竞争力。而内地高校对香港学生也有一些优惠和利好。”
但他预测,如果这种现象持续发展,影响到教育公平,政策可能也会做出相应的调整。
(应受访者要求,刘雅茜、周颜、李灿为化名)-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