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3-09-03 | 来源: 电厂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抖音 | 字体: 小 中 大
另有直播行业人士向电厂透露,60级粉丝对应的直播打赏金额为2000万元,而像一笑倾城这样级别的主播,每月的直播打赏金额基本在数百万元左右,即使签约公会,主播本人的分成也不少于50%,只会更多。
一位内容行业观察人士认为,秀才与一笑倾城的走红原因具有一定相通之处。首先,他们在形象塑造上有意或无意地迎合了中老年用户群体的喜好,而这恰是一片蓝海——与娱乐方式更为丰富、多样的年轻一代相比,他们的内容消费需求亟需有效地填补;其次,两人的视频风格简单直给,此时形式单一并非缺点,反而是优点——门槛降低有助于提升用户黏性,受众只会汇集,不会流失;最后,他们都保持了较高的更新及互动频率,进而逐步成为粉丝情感寄托的一部分。
当然,赛道的选择、人设的框定、内容的把控只是秀才与一笑倾城在抖音突出重围、拿下一众中老年用户的先决条件。他们能够在既有用户群体之外实现破圈,关键在于一系列二创作品的衍生和发酵。以此为起点,原本折叠的世界就此打开,他们与他们的受众一道,被推向了更大的舞台。
当折叠的世界被打开
一位刚刚陷入“秀才宇宙”的90后用户记得,她和秀才的“相识”始于B站。就在一个无聊周末的下午,她随手打开了一个靳东和秀才的“拉郎”(即嗑CP)视频,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从首页一直看到推荐视频,既惊叹于UP主清奇的脑洞,又为“靳东看不上的钱都被秀才赚了”的留言连声叫绝。
另一位95后用户对一笑倾城热度的感知则源自小红书。起初是一笑倾城与其他主播的PK,后来是关于“一笑倾城能否大爆”的分析,现在已进化至“如何成为像一笑倾城一样的创作者”。她将自己的心路历程形容为“质疑一笑倾城、理解一笑倾城、成为一笑倾城”。
秀才与一笑倾城的搬运账号也在悄然生长,由于抖音、快手均允许昵称重复,许多顶着两人头像的账号借助直播录屏、画面遮挡与二次剪辑,聚集了相当一部分不明就里、慕名而来的粉丝。抖音有10.3万粉丝的“秀才哥”、8.5万粉丝的另一个“秀才”;快手有23.9万粉丝的“一笑倾城来了”、11万粉丝的“倾城一笑”。以至于一笑倾城在抖音主页特意标注:“因冒充我的人太多了,以后大家只认准这一个号就好…….请大家一定要看好我的抖音号跟我的抖音名字,还有粉丝数量。”
B站、小红书等其他平台则充满了对两人视频内容的解构和二创。以秀才为例,UP主“熬一耶ye”于8月19日上传的《秀才宿舍》已收获超1300万播放。热门评论将秀才的招牌动作总结为:“假装认真投入某件事情;假装意外发现进入镜头;开始故作害羞手握拳放在嘴前;开始吐信子;开始对口型唱歌并做出一些意义不明的动作。”B站生活搞笑分区甚至专门推出了“秀才竟在我身边”和“秀才连招挑战”等话题投稿活动,吸引创作者加入“玩梗”与“整活儿”大军。
秀才与一笑倾城就此“出圈”。飞瓜数据平台显示,截至发稿,30天内秀才、一笑倾城的粉丝增量分别为213.5万、169.9万。大批年轻用户涌向了秀才与一笑倾城的抖音评论区,其发言也从蹲守父母发展为个人反串,“勇闯潮流区”、抢占前排的00后不在少数。
前述内容行业观察人士提到,无论是秀才还是一笑倾城,早已在他们所面向的中老年用户群体中走红,只是尚未被这一圈层之外的其他用户群体广泛察觉——新榜旗下新抖数据平台显示,秀才的女性粉丝占比接近七成,41-50岁粉丝占比达24.66%,50岁以上粉丝占比达47.83%;一笑倾城的男性粉丝占比接近八成,41-50岁粉丝占比达31.84%,50岁以上粉丝占比达42.13%。换句话说,两人是名副其实的“中老年顶流”。
一位视频行业从业者向电厂分析,这与抖音算法的区隔有关,即通过算法自然分发对内容及其受众进行分类,最终在结果上造成了区隔,而算法的区隔,恰恰是一种折叠。近几年来,抖音、快手均在发力三农领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创作者和用户前来产出内容、消费内容。“他们和过去的丁真一样,应该都是自然生长出来的,抖音的DAU(日活跃用户数量)已经破8亿了,不出现这样的创作者才是一件奇怪的事情。”
闯入其间的年轻用户,以及随之而来的二创共同组成了打破原有圈层的重要力量,以一己之力将这两个名字传送至其他平台,如石子入水,在湖面向外漾起涟漪。他们对坐拥千万粉丝的秀才与一笑倾城充满好奇,他们对评论区虽然错字连篇却热辣滚烫的表白感到不解。他们打开了一个折叠的世界,却无法读懂世界如何行至今天。
在前述内容行业观察人士看来,部分中老年人对秀才、一笑倾城的卖力追逐与年轻人为偶像废寝忘食并无分别,均为娱乐生活的组成部分之一,属于自身情感的向外投射。只不过,双方站在各自的审美角度,做出了不同的目标选择,并塑造出大众娱乐的多种分支。一个可以用来佐证的例子是,通过选秀综艺《偶像练习生》出道的蔡徐坤,其知名度最高的作品绝非粉丝珍藏的舞台视频,而是被玩梗无数的“打篮球”片段。“对比来看,‘出圈’过程是相似的。”
换句话说,无论年老或年少,无处安放的时间和注意力都需要一个合适的栖居地。那些被平台算法分层的喜好、隐藏的情感,总会在某一刻由于突破算法的外力作用,殊途同归。至于围观者与被围观者的角色变化,不过是话语权的转移而已。正如一位二次元用户所述:“我不再试图理解我爸我妈为什么会痴迷于秀才和一笑倾城,就像他们也不明白我对二次元世界的热爱(电视剧)从何而来。”-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