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3-09-12 | 来源: 第一财经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据克而瑞苏州房产测评统计,8月苏州大市成交均价为24700元/平方米,同比上涨14.22%,环比上涨1.99%,但主要受高品质楼盘集中网签影响。实际上,吴中区商品住宅成交均价为23421元/平方米,环比下跌11.78%;新区商品住宅成交均价为28609元/平方米,环比下跌14.28%。
各地对降价态度不一
苏州楼盘降价并非孤例,在全国范围内,新房市场的下跌态势已持续许久。
中指研究院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8月,中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每平方米16176元,环比下跌0.01%,自今年5月起,百城新房价格环比已连续四个月下跌。
2023年8月,新建住宅价格环比下跌的城市为42个,湛江、深圳和金华新建住宅价格环比跌幅较大,分别为0.40%、0.38%和0.32%。同比来看,8月新建住宅价格下跌城市达到80个,哈尔滨、中山等5个城市跌幅达到2.0%~5.0%。
在领导留言板上,不少城市的购房者对房企降价不满,地方政府对此则态度不一。
今年6月,有大连购房者反映称,自己所购楼盘高层开盘时售价16500元/平方米左右,21年搞了一波促销降价到13000元/平方米,最近降至不到10000元/平方米。“楼盘在销售过程中擅自大幅度降价销售,扰乱了市场秩序。”
大连市住建局回复称,商品房价格属于市场调节价,由经营者自主定价,是通过市场竞争形成的价格。经核实了解,受经济和房地产市场形势影响,该项目销售困难,企业资金压力很大,为确保工程建设,缓解项目资金压力,才下调价格促进房屋销售。
今年5月,还有天津购房者反映称,津南区辛庄镇悦嘉新苑开发商调整楼盘价格,从最高2.1万元/平方米降低到1.3万元/平方米、甚至更低,而且附赠车位,老业主采购车位却要6万~10万元,已成为津南价格差最大的小区。
天津市津南区委则表示,开发商销售房屋属于市场行为,关于销售价格,政府监督开发商备案上限价格,只要不高于其备案上限价格,无法对其进行行政处罚。
合肥方面的态度则有所不同,今年3月有购房者称,自己2022年在肥西县保利紫云楼盘购买了一套新房,今年春节后楼盘降价,现在93折优惠,相当于自己直接亏损十万。
合肥市人民政府回复称,商品住宅价格实行市场调节价,政府价格管理部门不直接核定商品房价格。企业按照“一房一价”备案,需按备案价进行公示并对外销售。实际销售价格下浮范围不得超过备案价格的5%,超过5%的,需重新申请办理价格变更手续。肥西县发改委已责令该公司暂停降价销售,待重新申请办理价格变更手续后再销售。
一般而言,地方政府对商品房备案价制度有相应规定,不过各地情况不一。较为典型的是在2021年时,当时为了维持楼市稳定,有超20城出台过“限跌令”,通过强制性的限制手段来遏制房价下降,其中多是市场低迷的三四线城市。
进入2023年,一些城市对商品房备案价灵活应对、变相松绑。据诸葛数据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有约20城出台政策支持团购商品住房,如安徽滁州、四川资阳等,其中提出了优惠价格不计入备案价跌幅范围。
今年9月5日,四川省绵阳市官方发文称,鼓励开发企业对多孩家庭购房给予特别优惠,特别优惠的额度不计入“不能低于备案价85%以下销售”的价格范围。
在张宏伟看来,从地方政府来讲,若楼盘大幅度降价,未来土地出售价格也会受到干扰,所以大范围大幅度降价概率不高,目前只是个别开发商因资金问题而降价。不过,每个城市情况相同,不应从买方、卖方、开发商、政府等某一方看待,应当综合各方因素。
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此前表示,如果开发商降价行为不再受限,意味着购房门槛降低,购房者节约了买房成本;对于房企而言,短期可能折损一定的利润,长期来看,则是很多房企活下来的的必要选择,整体市场销售规模也有望提升。
但也应注意相应的负面波动,比如降价后对老业主的影响,以及房价若不受控制,土地价格也会随之下降,对政府的冲击是重大的。在“买涨不买跌”的心态下,市场信心可能再次遇挫。“本质上,房价应由市场供需决定,但当下房地产市场限制性政策较多,如果短时间全面放开,会存在一定风险,相关影响还需要充分论证、谨慎看待。”-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