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3-09-22 | 来源: 不相及研究所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美食指南 | 字体: 小 中 大
在荔波县,口味要重一些,他们用吃剩的荤腥鱼肉煮熟后冷却,然后盛入坛内,密封,大约一个多月以后即成,荔波臭酸呈淡红黄色。
每次煮臭酸菜时,舀一小碗臭酸酵母,配一小锅荤菜同煮,随着火力的升旺,臭酸味四溢,邻居会以为你在吃屎。
为了保持臭酸的数量,在荔波要将掺入新菜煮熟的臭酸菜在吃前舀出一小碗,冷却后倒入臭酸坛内。在独山则把新鲜蔬菜煮到烂,冷却后臭酸坛内。
在过去物资缺乏,没有冰箱等年代,人们宴请宾客等吃剩下的一些荤菜都不舍得倒掉,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方法,就想方设法储存起来和食用,这
两种方法便制成了日后家喻户晓的臭酸。
“我们家大概就是过年快结束的时候,把剩菜全部和成一锅,搞点独山臭酸,放点牛皮菜。一顿可以干三碗饭,这个年就过完了。”
经有关部门检验,独山臭酸内含多种生物酶、食用酵母菌、19种氨基酸、聚多糖,丰富的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
食用臭酸能激增人体肠道蠕动能力,激活口腔味蕾,促进肠道消化酶的分化作用,其独特的臭气能驱除人体内的瘴湿之气。故食过臭酸之后,人即能感觉全身经络通畅,神清气爽。
在臭酸的主场独山县和荔波县,因为天气湿热,让人本能的寻找可以满足身体血虚的食物。当地几乎每家每户都会做酸、吃酸,寻常到与吃饭喝水一样。
这时候你就能理解为什么当地人口口相传“无辣不成菜,无酸不好吃”、“三天不吃酸,走路打串串”。-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