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3-09-25 | 來源: 法度Law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中國好聲音 | 字體: 小 中 大
北京德潤律師事務所劉家輝律師分析稱,網傳《中國好聲音》需要學員交錢買票權,若屬實,至少是違背公序良俗的行為,亦有可能涉及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
李玟在錄音中哭訴遭到節目組工作人員恐嚇、動手,劉家輝律師認為,工作人員的行為已構成侵權。
此外,李玟在錄音中稱因腿部舊疾無法站立,已提前與導演組溝通過,但最終導演組叫走了支撐自己的學員,錄制時自己摔倒在了舞台上。劉家輝律師認為,即使合同中沒有明確約定,節目組也應該按照合同法的基本原則去保護藝人,“這是合同的附隨義務”。
與會的記者則從傳播等角度作出自己的分析。
經濟參考報高級記者程子龍指出,此事件中,媒體可能最關注燦星公司的訴求究竟是什麼;而部分公眾則認為,燦星公司是“惡人先告狀”、為了流量等,也有人希望通過此次輿情,加強對娛樂圈的監管,以維護行業的公正和透明。
程子龍建議,媒體可以從《中國好聲音》被曝欺負導師壹事是否屬實、燦星公司究竟是不是“惡人先告狀”、類似節目的賽制是否存在黑幕等方面深度調查。
此外,有人曾爆料《中國好聲音》存在“轉身費”,媒體亦可以跟進此事,采訪相關爆料人。
資深媒體人韓福東分析認為,根據目前的信息來看,燦星公司與李玟經紀公司在兩個場域展開了博弈,李玟經紀公司選擇了輿論場,更傾向於通過訴諸輿論來為李玟抱不平,但燦星公司或許更傾向於通過法律層面來博弈,比如與李玟簽署合同中的壹些保密條款等。
“無論是輿論還是法律,贰者其實不沖突。法律上的判決可能會受到部分輿論的影響,但理論上其仍然會是壹個獨立的、超脫於輿論的結果。”韓福東還提醒,此案亦不能忽視,浙江衛視停播《中國好聲音》的原因。
對於許浩律師的觀點,韓福東有著自己的看法。“我個人傾向於認為燦星公司的起訴與稍早前的輿情風波有關,可能這是壹個策略性起訴。”
法治網研究院院長余瀛波、北京青年報記者朱健勇、頂端新聞記者高鑫均認為,燦星公司的本次起訴在輿論場上作用不大。
“人是情緒,而情緒是壹條流淌的河流。”法治網研究院院長余瀛波結合自己20多年的從業經歷指出,很多時候媒體報道其實是壹種情緒,運用得當可以激發天性中對真善美的呼喚,反之則可能變成u型鎖。
具體到燦星公司起訴華納唱片壹事,雖然暫不了解具體案情,也暫不能確定該案是否與李玟相關事宜有關,但基於目前的背景,余瀛波並不看好《中國好聲音》壹方在輿論陣地上的局勢。-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