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3-10-09 | 来源: 史为今用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考古专家们对这一发现兴奋不已。他们立刻展开发掘工作,希望能尽快揭开这个坑穴的奥秘。挖掘现场异常热闹,记者、专家学者们也闻讯赶来观摩。有的专家甚至落泪,无法掩饰内心的激动之情。这一刻,他们仿佛穿越时光,见证了当年秦军威武之气。
随后的勘探工作发现,秦始皇兵马俑仅是这个地下“军团”的一小部分。根据传世史书记载,秦始皇陵规模巨大,墓穴深达数百米。除了兵马俑之外,其中还有大量珍贵文物。这座世界上最大的帝王陵墓,经历两千多年风雨,终于要揭开神秘面纱,展示其辉煌。
资金短缺,技术有限,出土文物仅冰山一角
然而,要完成这个宏大的考古计划,难度可想而知。光是清理覆盖陵墓的土方,就需要巨额资金。按照预计,仅净土费用就需要60亿人民币,相当于一个中等城市一年的财政收入。这对经济仍在发展的中国来说,可以说是天文数字。
另一方面,当时的考古技术也存在局限,无法很好保存颜色丰富的文物。已出土的兵马俑在接触空气后颜色就出现脱落。使得考古队不得不停下挖掘,否则只会使更多文物受损。
考古部门为此召开了紧急会议,反复权衡利弊。现有的资金只能支持小范围挖掘,但这难以满足学界的强烈兴趣。会上,热心的专家一个个提出募资方案,希望能凑足巨资进行大规模发掘。但是无奈资金实在太过缺乏,最终只能作罢。
在种种现实条件下,考古队只能小心翼翼进行局部发掘。目前,只有一号坑的部分兵马俑得以展出。其余二、三号坑的情况依然不得而知。这支庞大的“地下军团”,我们见识到的只是冰山一角。
德国专家发现异常,地下还隐藏什么秘密?
多年后,随着科技的进步,考古队希望能在不破坏文物的前提下,进一步发掘陵墓的奥秘。21世纪初,德国考古专家应邀对秦始皇陵进行了重点考察。他们使用了当时最先进的无损探测技术——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这项技术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