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3-10-13 | 來源: 新硅NewGeek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比如同樣是在巔峰期,擁有堪比搖滾明星的聲望;比如同樣是喜歡高集中度,熱衷押注具有顛覆性的科技公司;但ARK的最大的亮點,卻是Janus亦或其他華爾街公司從未有過的—主動透明。
2012年8月的壹天,當木頭姐獨自壹人呆在6,000平方英尺的大house中,她突然感受到了聖靈的召喚。頓悟後的她決心創立壹家符合社交媒體時代的新型資管公司,並以華爾街從未有過的透明度出現在世人面前。
對於華爾街來說,透明度與風險投資從來都是兩個相背離的概念。大部分執掌大型基金的基金經理,為防他人狙擊,除每季度的法定季報外,盡可能避免與市場交流當前持倉以及觀點。
但木頭姐卻反其道行之,在公司的支持下源源不斷地制作播客、白皮書、YouTube視頻、時事通訊等內容。通過這些內容向數百萬名粉絲宣傳她的形象,以及對於當下投資的觀點。並且ARK還會在每日與投資者的郵件中披露當天的操作、以及這麼做的原因。
憑借著將激進的透明度與高風險的科技股投資相結合,木頭姐的形象有時候更像是 Reddit(美國論壇)上孤注壹擲的大V,而並不是傳統的機構投資者,盡管她在傳統資管行業已工作了30余年。
有別於傳統機構,使木頭姐收獲了壹大批擁躉,但也讓ARK的投研體系過於關注宏大敘事,而忽略了研究的顆粒度。
拿英偉達舉例,在2015年定性的判斷GPU會成為數字基建時,Ark是成功的。但在2023年初,過於用“刻舟求劍”的視角來審視英偉達,反而錯估了英偉達的盈利彈性,賣飛了萬億芯片龍頭。
事實上,有不少頂級主觀基金(包括中國的壹些投資機構),通過及時跟蹤英偉達客戶的訂單和給到台積電的需求指引,能夠大致的預測到2023年Q2的業績爆發。他們在木頭姐減倉的時候,反而在加倉。
盡管在投研顆粒度上有不少問題,但不可否認的是,木頭姐正在改變這個行業。
隨著木頭姐在2020年的成功,貝萊德在20年底也發布了叁款,每日披露持倉的“透明型基金”。21年,高盛、摩根大通也相繼宣布將發行“透明型基金”。整個華爾街在木頭姐的影響下,正在盡可能的提升自身的透明度。
華爾街這些年來擁有咋舌業績的基金經理如過江之鯽,但成為頂流的僅有木頭姐壹人,部分原因,也是因為像木頭姐壹樣擁有鮮明觀點和開卷作業的基金經理,越來越少。
在同質化嚴重的資管行業,如何做出差異化,僅憑壹時的業績想必是不夠的。木頭姐就提供了另壹種思路:輸出觀點、打造人設、堅定信仰。
對於個人投資者來說,木頭姐的作業值得參考;對於資管業內人士那就不止於參考了,不少人從質疑木頭姐,到理解木頭姐,最後到模仿木頭姐。
事後來看,Janus的核心人物Craig等人,盡管給客戶造成了巨額虧損,但他們憑借已計提的管理費和業績提成,仍然能從泡沫中全身而退,賺的盆滿缽滿。
所以木頭姐會不會復制Janus的大起大落,她可能很在乎,也可能不在乎。-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