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NEWSDATE: 2023-10-23 | News by: 中国青年报 | 有0人参与评论 | _FONTSIZE: _FONT_SMALL _FONT_MEDIUM _FONT_LARGE
圆圆在2022年11月30日以2000余万元的价格售出了现有住宅一套,又在2023年8月底认筹新房,购买了一处位于郊区的大房子,价格不到1500万元。9月1日,上海商贷“认房不认贷”新政出台后,她正好能用首套房资格享受优惠商贷。但在贷款办理过程中,因开发商部分项目抵押手续尚未办齐,影响了贷款的申请。10月17日,她竟然等来了公积金贷款“认房不认贷”的新政。
她告诉记者,自己和丈夫两人每人都可以用公积金首套贷贷款60万元,共计可以贷款120万元。相比此前选择的纯商贷4.55%的利息,能省下1.45%的利息。
房产自媒体博主Bony曾是一家上市房企上海公司市场部的负责人,近年来他深耕二手房交易领域。他告诉记者,现在实际上是置换刚需“上车”的好时机。
“一方面二手房交易利好政策不断出台,另一方面现在一手新房不像过去动不动就触发积分制(上海在新房认筹比超过1∶1.3的情况下,开启积分入围制度),可选择余地很大了。”Bony说,针对置换刚需担心手上房产卖不掉的情况,房东可以采取主动略微降价的办法,“一些品质较好的次新房,原来可能不同楼层、不同户型、不同楼栋价格都不一样,大家都能卖掉,总有喜欢你这套房子、愿意埋单的客户。最近几个月形势不同了,每个小区最终能成交的,一定是最便宜的那套,买房人主要看价格。”
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助理教授张同斌长期研究全国房地产市场,他建议,结合债务、财政和人口等多方面因素,一方面,边际放松房地产市场政策,稳定市场预期,避免房地产市场风险的爆发及扩散;另一方面,我国房地产市场亟须走出以往依赖城镇化和金融化的发展模式,探索出新的发展路径。
张同斌说,目前一线城市“带头放开政策”是一个积极信号。除房地产相关的直接政策外,还应再寻求一些新的思路。比如,出生人口下降是影响城市房地产市场的核心基本面因素,也是消费者信心不足的一个原因,“房地产市场发展在顶层设计上可能需要寻求新的发展思路。”-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