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3-11-05 | 来源: 新民周刊 | 有3人参与评论 | 专栏: 印度 | 字体: 小 中 大
2022年1月,印度税务情报局向小米印度罚了65.3亿卢比(约合人民币5.58亿元)税款。5月1日,再冻结其7.25亿美元(约48亿元人民币)资产。
今年6月,印度执法局向小米在印度的分公司、部分高管以及相关银行发出正式通知,指控他们非法向国外转移资金、涉嫌违反印度的《外汇管理法》。这次指控意味着小米2022年被印度冻结的近7亿美元很可能被正式罚没,这也是印度政府成立以来最大数额的资金没收。
2017年初,小米科技创始人雷军送给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一部红米4A的“工程机”,一度被传为佳话。
2022年7月,vivo的119个印度相关银行账号被印度执法局封锁,总额达46.5亿卢比(约合人民币4亿元)。印度执法局在相关声明中指控称,vivo印度公司为逃避纳税,将6247.6亿卢比(约合人民币455亿元)汇往中国等地,金额相当于该公司一半左右的营收规模。
而刚刚过去的10月,印度执法部门逮捕了4名行业高管,其中包括一名中国智能手机厂商vivo的员工,理由是他们被指控涉嫌洗钱。vivo方面对此回应称:“vivo在印度严格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我们正密切关注近期的调查事宜,并将采取所有可行的法律措施进行应对。”
不仅是中企,近年来,印度税务部门对壳牌、诺基亚、IBM、沃尔玛、凯恩能源等多家外资企业都进行了税务调查并开出了高额罚单。日韩不少企业也面临同样的状况。监管的不确定性,已经成为外商投资的重大障碍。
难怪有评论言道,这就是印度的套路,先给外资一些甜头或者美好的许诺,诱使外企向印度投资。等到外企在印度有了一些家底、取得了一定效益,特别是印度在这一领域也学会了一点之后,印度当局就通过各种方式来对外企进行事实上的勒索,让外企进退维谷。
刚刚出售印度业务的纬创资通是第一家在印度生产iPhone的公司,在印度经营超过15年,曾为苹果公司生产过iPhone SE等机型。纬创退出印度的原因,美国石英网此前报道认为,该公司在印度遭遇了诸多争议性对待。
2020年12月12日,纬创资通印度工厂被砸。图自印媒
此前,富士康母公司鸿海精密发布声明称,已退出与印度韦丹塔集团价值195亿美元的半导体合资公司。富士康的解释是,存在“无法顺利克服的挑战性差距”,也是十分耐人寻味的。
由于营商环境不够稳定,美国福特汽车因巨额亏损在2021年不得不退出了已耕耘10年的印度市场,特斯拉2022年也因税收问题暂停了在印度的销售计划。
而世界银行发布的《2020年全球营商环境报告》中,印度就已被认为是“全球最难做生意的国家”之一。
可以想见,如果不是实在受不了了,这些跨国企业怎么会忍痛割舍印度这么大的市场。
只是不知道印度何时来整顿这样的营商环境,又有谁来继续跳进这个“坑”?-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