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3-11-06 | 来源: 澎湃新闻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我说想住院一段时间,我妈就带我去住院了。住院的时候我继续吃药,身体不会那么难受,心情也会稳定一点。但我意识到要主动做点什么,不然就改变不了自己了。
我就去网上搜,有什么书能有所帮助,看到了一本《伯恩斯新情绪疗法》,它是一本系统性治疗抑郁症的书,帮助改变抑郁症患者的认知:之所以抑郁,是因为看待事物的方式出现了错误,会比较消极。比如一件事情还没有发生的时候,就过于担心。但人的情绪是可以自己控制的,情绪取决于认知,而不是事实。我当时才知道,原来可以自己控制情绪,后面就学习。
住院一个月之后,我在老家又复读了初三。学校在农村,比较乱,同学会排挤和讽刺我,比如说“转过来了一个书呆子”。其中有一个人对我很凶,我跟另一个同学说她怎么脾气不太好,后来那个女生知道了,在我吃饭的时候,突然过来打了我一拳跑掉。
我当时觉得自己没有价值,所以想通过努力读书证明自己,第一次考试考到了学校的年级第一,但是可能因为这个,他们更不喜欢我。
考了年级第一,我就想保持下去,觉得掉下来很丢脸,接受不了自己失败的样子。我买了很多教材,给自己额外布置很多作业,一回家就学习。考到好成绩,我会觉得老师也挺喜欢我的,会获得一些快乐。
但是后来觉得,这是一种虚假的成就,一旦考不好,我又会觉得自己很没有用。而且因为是转学复读,我比别人要多学几门他们考过的。同学也会嘲讽我:“你不是很了不起吗?”“你不就多考几科吗?”“你不是觉得你自己很棒吗?” 让我更难受。他们也会远离我,体育老师安排同学组队练球,没有人跟我组队。
有一次数学考试,满分120多,我突然从以前的110多掉到了60分。考试的时候我脑子都是空的。清明节回家,本来想好好学习,最后也没有读书,觉得自己该完成的计划没有完成,压力特别大。当时人际关系也处理不好。我室友会偷我的东西,跟她们说了之后还把我一顿骂。我就不想在学校里面待了。
读到初三下学期,我又去住院了。一开始我是决定回家自学,到时候再去中考,但是在家里我整个人自信心很差,情绪也很糟糕,没有办法学习。去学校我又害怕考不好,不敢去。正好那时候我跟一个关系挺好的网友闹掰了。我在学校没有朋友,才在网上交友。当时就感觉绝望。
有一天晚上我突然特别难受,半夜跑到高的大桥上,想去跳河。抑郁症治疗那么久还是没办法好转,又遇到这么多事,会想自己为什么这么拼命,但还是这个样子。当时就差一两秒,我就跳下去了,结果有人把我拉住了。
这个阶段我父母的态度有了很大的转变。他们担心说,如果读书读那么苦,还是不要读了,所以也支持我的选择。还好他们可以理解。
这次住院之后,我的认知发生了很大的转折,突然豁然开朗了。以前我活着,好像不知道是为谁而活,但因为我又拿起《伯恩斯新情绪疗法》看,还看了《被讨厌的勇气》。我比较喜欢里面的一些话:过去的经历并不能决定你的现在,是你给过去的经历赋予什么样的意义。人是可以改变的,是可以获得幸福的,只是还没有下定改变的决心。人需要有被讨厌的勇气,要为自己而活。
这本书让我开始思考之前的那些行为,发现我都太过在意他人的看法了,活得比较累。只是追求一种虚假的我,而我没有追求到,所以感觉很难受。当时我就觉得,既然我连死都不怕,还有什么需要怕的?不读书就不读书了吧,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除了看书,我在家还会做一点手工,比如做纸花,会有缓解的作用。第二次住院的治疗比较有效果,也可能是因为我当时太难受了,难受到像是感觉不到任何痛苦,好像身体自己把这些屏蔽掉了,整个人比较淡漠,像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住院了一个月,我又在老家待了两三个月,就去福建了。老家经济状况不太好,我妈回福建找工作。一开始我待在福建的家里,后面我妈让我去厂里上了一个月的班,帮我妈做文具袋、穿拉链头。工作不累,但我上得很烦,不知道为什么会犯困,后来就不做了,在家待了半年。那段时间不开心也不难过,至少脱离了以前非常痛苦的环境。
今年我找了工作,想着要攒点钱去学东西。一开始我特别迷茫,也很社恐,没有什么自信,很害怕与人接触,我有半年的时间没和人接触了。也感觉自己学历低,没有办法释怀。
后来运气比较好,找到了一家服装公司。工作挺简单的,是前台,整理仓库,做出库入库。老板夸我,说年轻人做事挺有头脑的。我到他们那里之前,他们管理很乱,我这个人有点强迫症,会想办法,比如把新的样衣的位置标记好,可以很快找到。这是我一次转变的过程,我行动了很多。-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