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3-11-06 | 来源: 极昼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相比极端情况,不健康的高校导生关系更多压抑在细碎的往来里。那是种失控感、无力感和不被尊重的耻辱感——在很多研究生的讲述里,导师不是纯粹的大恶人,但每日的催逼、言语谩骂、学业的毫无进展,在就业艰难和学历贬值的大环境下,让这些年轻人逐渐崩溃。
网红论文呈现的故事里,矛盾并非显性的激烈。小A想做自己喜欢的论文选题,而导师“从各个方面否定”。僵持了一个学期后,小A放弃了,但最后定的题目还是被导师改了一半。她开始破罐子破摔,逃避写论文去实习,也害怕见到导师,甚至厌恶学校和学习。
导师不理解,有天把她叫去骂了一个多小时,骂一顿就问,还去实习吗?小A说自己一直哭,“像木头一样”,但坚持要去。最后,导师逼她写“保证在12月31号之前,一定交出一份初稿,否则就自动退回系里”,还说“你写吧,你写吧,就算老师求求你了,快点写吧。”保证书改了三遍导师才满意,小A觉得心死了,哭着说不去实习了。
资料图。图源视觉中国
目前研三在读的丁雨被戳中,想起自己跟小A类似的理想与现实落差。她在广东某双一流高校读新闻传播学。读研前,丁雨设想过和导师的关系——最理想的是课题组氛围好,导师真的在教育人——互惠互利也行,只要能帮助毕业——最不济的是放养,别“打工”。没想到导师没有学术指导,还爱训人,让学生给她干私活。
丁雨反思过,为什么学生这么能忍,忍不下去了就跳楼。她每周要交一次作业,汇报学业进展。研一开题时,要给毕业论文开题,作业变成每天交,且不能少于3000字。她想休学或退学,亲友都劝她熬下去。她想,熬过最难的这个阶段就好了,没料到研二会更艰难。
作业交了,导师嫌写得差,常叫丁雨到办公室挨训:你要是觉得我说得不对,你就摆出1234来,我给你跪下。诸如此类的言语还有,“我为你的论文付出了这么多,你是不是在偷笑,觉得我很蠢,你这样我死都不瞑目。”“你觉得自己做得很完美,是吗?”然后是催促,“发疯一样找人”。每次发长语音,50多秒,骂人时要连发八九条:你们真伟大啊,当公主大小姐,我们老师太可怜了。
丁雨感到痛苦。研一暑假的一天,她熬到凌晨1点,当天作业还是写不出来一个字,她跑回宿舍哭,觉得撑不下去了。读研后,她瘦了10斤,压力大,肠胃出了问题,那段时间吃了就想吐。
研三后,导师不让丁雨和同门出去实习。按她的理解,导师是想让她们随叫随到。导师的项目上的财务管理,表格填写,家里网坏了,水没了,快递到了,都是学生帮忙。有次她家网坏了,丁雨给网络服务中心打电话,发现就在她家一层。不能拒绝干活,否则要写检讨。
疲于应付,她唯一想到的对策是休学或退学。给家人打电话,爸爸说,你就是受不了委屈,从小家里太宠你,她气得跟爸爸吵了一架。朋友也劝,是不是你不够努力?回想起来,她觉得自己太懦弱了,自我怀疑,是自己不行,没办法让老师满意。
沉默的网
“你想象一下一言一行各个方面都表现得很乖巧的样子,就是在外面比较给她面子,她说什么你就说‘对对对’就可以了。然后平时上课也比较主动、殷勤地给她端茶倒水什么的。”
——论文中《苍白蜜月期》选段
被导师要求写保证书后,小A哭了一晚,打算休学。但辅导员安慰并劝阻了她,系里还帮她换导师,甚至申请表格上签字也不需要她出面找原导师。这是幸运的个例,实际上,能成功换导师很难,过程顺利更难。在这之前,小A“永远都是忍着”“这样我才能安安稳稳地毕业,不然肯定会出事的。”-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