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3-11-15 | 来源: 狐瞰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环球网采访教育专家熊丙奇获悉,他表示落实上述意见,各地都出台了给教师减负的清单,但不得不说,诸多给教师减负的措施,还只停留在文件上。笔者到基础学校调研发现,相比减负20条出台之前,不少中小学教师用于应付检查评比、考核、填表格写材料的时间、精力一点也没有减少。
这些问题的存在具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从2021年推进“双减”后,各地学校都按规定推进课后服务,并要求教师参与课后服务,班主任教师在校时间明显延长。根据相关调查显示,有的学校班主任每天在校的时间超过12小时。二是在进校督查检查事项减少后,不少学校对教师实行“痕迹管理”,什么都要教师填写报告,留下凭据、证据,这耗费了教师大量的时间,包括写材料、做PPT、转发点赞教育部门或学校发布的公号文章、截屏汇报点赞及转发情况等。
毋庸置疑,如果不能给教师减负,也就难以给学生减负,“双减”后实施的课后服务就难以保障高质量、持续推进。
为此,要建立课后服务长效机制,根据课后服务“照看+开展非学科素质课程活动”的要求,通过发挥退休教师的作用及招募兼职教师,来构建更合理的课后服务师资队伍,减轻学校专任教师的负担。
更为重要的是,必须改革对教师的管理与评价体系,进一步淡化行政评价,强化专业评价。中小学要提升现代治理能力,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由教师专业委员会评价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与贡献,促进教师职业化、专业化发展,而不能用不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的行政性任务分散教师的精力,以不合理的行政考核要求干涉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
网络大V胡锡进也直指要害,提出无论这位教师是因为什么轻生的,都希望带来触动,基层的形式主义确实该好好治一治了。
值得一提的是,10月31日,衡水中学在其公众号发布“暂停接待公告”,称为了避免繁重的接待任务对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造成干扰,并结合学校工作实际情况,经学校研究决定,近期不再安排接待和参观。-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