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NEWSDATE: 2023-11-20 | News by: 券商中国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人民币 | _FONTSIZE: _FONT_SMALL _FONT_MEDIUM _FONT_LARGE
据报道,国际金融机构正通过发行以人民币计价的中国“熊猫债券”和“点心债券”筹集人民币资金。加拿大国民银行10月通过发行三年期“熊猫债券”筹集10亿元人民币(约合1.386亿美元)。
报道表示,中国人民银行一直鼓励国内银行向国际企业发放贷款,并鼓励人民币在境外更广泛使用。同时,“熊猫债券正稳步推进人民币融资货币功能”。国际资金清算系统(SWIFT)数据显示,人民币在9月份的全球支付份额中获得创纪录涨幅,其份额从年初的3.9%升至5.8%,首次超过欧元所占份额。
二是据中国人民银行网站,经国务院批准,近日中国人民银行与沙特中央银行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互换规模为500亿元人民币/260亿沙特里亚尔,协议有效期三年,经双方同意可以展期。中沙建立双边本币互换安排,将有助于加强两国金融合作,扩大中沙间本币使用,促进双方贸易和投资便利化。
这两个消息放出来之后,人民币出现了明显的涨幅。从历史来看,人民币升值有利于出口型企业,航空运输、房地产、资源类企业皆受益。如果本币出现趋势性升值则会引动权益市场的系统性行情。但从周一的股市行情来看,外资净流入并不明显,市场涨幅也不算大。显然,股市并未充分反应这一利好。
七大利好集体发力
其实,这一次人民币升值并不是由单一救市力量发动,而是由市场合力驱动,形成这一合力的背后有可见的七大利好。
一、平安证券认为,自6月下旬以来,政策当局针对人民币汇率不断发声稳定汇率预期,也相继采取了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上调、提高离岸人民币资金成本以及中间价与上一日收盘价大幅偏离,这有助于降低市场的顺周期性,稳定汇率预期。
二、逆周期调节政策持续出台,三季度经济数据更出现了积极回暖的信号,无论是出口增速还是国内的消费投资都出现边际回升。此外,特别国债的发行提升了市场对2024年中国政府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想象空间。
三、金融风险得以持续化解。2023年10月底,首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指出,要“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11月7日,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与住建部联合召集数家房企座谈,了解行业资金状况和企业融资需求。11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联合召开金融机构座谈会,研究近期房地产金融、信贷投放、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化解等重点工作。
四、以中美为主的地缘局势出现缓和迹象。2023年11月14日至17日,在美国旧金山举行了中美元首会晤。而在此之前,美国国务卿、财长、商务部长,参议院多数党领袖舒默以及加州州长等重要政治人物访华,其中还有比尔·盖茨、马斯克、库克等商业大佬到访中国。这些会晤和接触都表明,中美关系已经出现改善的迹象。
五、美元指数见顶回落。随着美国物价指数回落,美联储加息预期反转,美元指数和美国国债收益率都开始回落,这对于全球非美货币而言,无疑是最重要的变量。全球流动性的拐点可能已经到来。
六、临近年底,结汇高峰正在到来。今年以来,企业结汇意愿较低,银行代客结售汇规模明显低于往年。不少券商认为,随着企业年底集中结汇需求趋旺,非常有助于提振人民币汇率。
七、从对汇率的技术引导来看,近两个月时间,人民币中间价持续基本上都要比离岸人民币汇率高100个基点以上。从历史来看,人民币中间价持续高企,对于人民币汇率的走向有较强的指引性。
后市怎么走?
那么,人民币汇率后市怎么走?对权益市场的助力究竟会有多大呢?
平安证券认为,人民币汇率仍将受到内外部因素共同影响,其中外部因素主要是美元指数的变化,内部因素包括国内经济动能修复、国际收支以及稳增长政策预期。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最大阶段已经过去,有利于人民币汇率的因素正在逐步积累,年内人民币汇率还有小幅升值空间,短期可能在7.15-7.35之间震荡。
对于美元指数而言,可能保持区间震荡走势,震荡中枢将会有所下移。美元指数的走势仍将受到经济通胀数据和美联储对未来货币政策的预期管理。目前海外交易进入数据驱动模式,在经济数据没有明显转弱之前,美联储希望利率保持在限制性水平。当美国金融条件由于美元升值、美债利率飙升导致过紧时,美联储可能会释放鸽派信号;同样,如果市场过早交易降息预期,导致美国金融条件宽松时,美联储会释放鹰派信号,因此在这种环境下,美元指数很难趋势上行或者趋势下行。不过,从更长时间维度来看,美元指数将会震荡趋弱。-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