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3-11-25 | 来源: 经济观察网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张吉不属于那种习惯带孩子上大医院的家长。她的孩子13岁,10月初以来已出现了3次感冒症状。
第一次是自行在家吃感冒药自愈的。第二次,孩子烧到了39.5度,晚上9点左右她带去家附近的社区医院和民航总医院,发现都已关门,只好带到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挂急诊。她挂到了儿研所的400多号,前面还有200多号,她选择带着孩子回家了,“让他自愈”。
11月下旬这一次,孩子连续高烧了3天也没有好转,还有咳嗽、鼻涕、头晕,在家按照支原体感染口服了阿奇霉素也没有效果,她才决定带来医院。
“我想查一下具体病因,看能不能通过输液彻底治好。”张吉说,孩子班上近段时间因呼吸道疾病请假的学生特别多,有的学生连着两周没上课。就在前一日,学校开家长会,她发现很多家长也在不停咳嗽。
张吉重视预防,在新冠流行期间,她不仅带孩子打了新冠疫苗,还打了流感疫苗,但都没防住,今年她没再让孩子接种。
徐锦的孩子也出现了反复感染。
徐锦是从天津赶到北京儿童医院的,她和丈夫带着两个孩子,老大6岁,老二刚满月。他们随身带着一个大箱子,还有好几个包裹。
老大发烧、咳嗽断断续续已月余。起初查出细菌感染,支原体为阴性,不过医生还是建议头孢和阿奇霉素一起吃,好转一段时间后,又再次出现症状,她怀疑是被班上学生传染了其他病菌。最近老二也出现了咳嗽,咳不出痰,她很担心发生窒息。
11月23日凌晨,她尝试在天津某三甲医院给两孩子挂号,但发现医院爆满,凌晨1点到医院时挂到了100多号,但医生还在看头一天的第500多号。而如果要住院,床位很紧张,只能住在过道里,天津医生推荐她到北京儿童医院看看。
24日凌晨,经过24小时的折腾,她才终于让两个孩子看上病,老二住进了北京儿童医院的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老大也从小夜门诊开出了输液处方。
到大医院寻求病原体检测
很多家长在加入北京儿童医院等大三甲拥挤的人群之前,已带着孩子在其他医院看过病。
11月25日,凌晨1点半,唐星带着8岁的孩子准备倚在候诊大厅座椅上睡觉。她来自北京郊区延庆,孩子已经咳嗽了5天,咳到气促、胸痛,出现肺炎,高烧到39度。在延庆当地医院输了3天阿奇霉素不见好转,医生建议用激素,唐星不放心,她觉得在没有确认感染的病原体前不应该给孩子用激素,担心伤害孩子身体。
24日晚上9点多,她和家里老人一起带着孩子到达北京儿童医院,挂到了900多号,一直到25日凌晨零点30分钟左右孩子才结束问诊。这中间的时间除了排队候诊后,孩子还做了血常规、皮试、支原体igM抗体检测。
25日早晨8点后,唐星还需要带着孩子做一项支原体核酸检测。检测结束后,她还得再找门诊医生看检查结果、开处方,她挂到了25日内科门诊的500多号。
“如果(北京儿童医院)医生看了核酸检查结果,也是建议用激素,我就再回延庆医院去用药。”唐星说,她问过延庆医院是否能做支原体核酸检测,对方只回复可以做血常规。
李辰也是一位为孩子确诊支原体感染而奔波的家长。
6岁的女儿是11月16日晚上开始高烧、咳嗽加重,夫妻俩连夜带女儿到中日友好医院就诊。检查结果显示,血项没有明显异常,支原体、甲流、乙流都是阴性,医生开了阿奇霉素、小儿咳瑞灵、豉翘、易坦静、美林等药物,但服药后女儿症状仍然没能减轻,烧到了40度。
17日上午,李辰又带着孩子赶去北京儿童医院,当时,排号已经到700多号。检测结果仍然显示,支原体、甲流、乙流阴性,医生给开了5天的阿奇霉素。
但到了20日,女儿还是发烧,咳嗽也越来越厉害,焦急的李辰中午就带孩子去中日友好医院儿童发热门诊挂号。但一看号牌:580多号!前面有近300人。轮值医生告诉她,这个号到明天早上7点都看不上,建议不要挂了。
20日晚6点,李辰又去到航空总医院挂号,被告知至少等7-10个小时。
李辰抱着最后的希望,又回到中日友好医院,幸运地加到了一个儿童发热门诊的夜间特需。这一次,胸片提示左肺可能有炎症,因为高烧已近5天,医生怀疑是支原体,但第三次支原体检测结果仍为阴性。医生只能给开雾化,转而采用输液的方式使用阿奇霉素治疗。
到了22日,孩子又烧到39度,持续近一周的高烧不退让李辰心急如焚。当天下午,女儿终于在北京儿童医院住院了。-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