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3-11-25 | 来源: 新周刊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打工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图/Unsplash)
当下,裸辞意味着人们主动从内卷的竞位中退出,是一种被动抵抗;而旅行这一主动的动作,则更像是疲惫生活里的英雄主义。也因此,“裸辞+旅行”成了互联网上百发百中的万能标签。
今年9月,一本奇怪的新书《疯狂旅行者:一种精神疾病的诞生与消散》出版了。也许是巧合,这本书令人不安地命中了如今中国人堪称疯狂的旅行热,尽管书里讲的是19世纪末法国社会出现的一种名为“神游症”的短暂性精神疾病的故事,类似的患者总是无法阻止自己旅行。
“他刚刚徒步长途跋涉,疲惫不堪,但这并不是他流泪的原因。他哭泣是因为他无法阻止自己去旅行。他抛弃了家庭、工作和日常生活,拼尽全力,径直前行,有时一天步行70公里……”
《疯狂旅行者:一种精神疾病的诞生与消散》
[加拿大]伊恩·哈金 着
傅益东 译
上海书店出版社
书中给出了一个颇为感人的结论,每个时代和每个社会都会产生自己类型的“疯狂”。如今看来,现代人的“逃离迷恋”,与19世纪末的神游症患者那种想要不断游荡在他乡的愿望,可能都源于一种对于存在的困惑。
表面上看,裸辞去看世界是反卷的,可实际上,卷惯了的人们很难真的松弛下来,于是,当旅行博主就成了承载自由与焦虑的归处。
行动之前得先消费,爆肚斥资50万买了一辆全新顶配的大通T90皮卡越野房车,买好了各种旅途必备工具,在明媚的春夏之交,开启了环游中国的“盲盒之旅”。
从北京到银川、酒泉、乌鲁木齐、和田、拉萨、成都到合肥,遇见了路上的山河湖海、冰川草原,有时候她在一个安静的公园一待就是三五天,许巍的《蓝莲花》成了她视频里振奋人心的背景音。
(图/抖音截图)
到了10月份,她走过了1.3万多公里,花去了13000多元油费,拍摄的视频几乎把手机内存占满。对着旅行的大量视频,她捋不出头绪,剪不出视频,最终只发了两条关于旅行的视频,账号粉丝寥寥无几。
自由的代价颇为残酷,当她结束旅行,放弃当旅行博主的念头,准备卖车的时候,发现50万买来的房车,只能“打骨折”卖出去。-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