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3-12-01 | 來源: 雷達Finance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有分析認為,馬雲在阿裡內網罕見發帖大談拼多多的背後,意味著阿裡當前在國內電商市場的“霸主”地位已變得不再穩固。面對拼多多這壹強勁的對手向阿裡發起的挑戰,馬雲不得不讓所有阿裡人打起精神來應對這壹嚴峻的現實,為此阿裡需要通過更多的變化讓自己重新振作起來。
叁季度收入幾近翻倍,TEMU成拼多多新引擎
再將目光轉回當下,拼多多此番市值壹度超過阿裡的時間節點,正值其剛剛交出新壹季度的財務答卷。從此次交出的這份成績單來看,拼多多近來的勢頭確拾分迅猛。
首先,從收入端來看,本季度拼多多的營收達到688.4億元,不僅比市場預期高出100多億元,且與上年同期355億元的收入相比也實現94%的增長。對於壹家已經8歲且較為成熟的互聯網公司而言,拼多多本季度的營收增速給了不少人驚喜。
可以作為參照的是,今年第叁季度,阿裡的總營收從去年同期的2071.8億元增長至2247.9億元,同比增速為9%;而京東本季度的總營收為2477億元,同比增速不到2%。在電商同行營收增速普遍不是拾分明顯的對照下,拼多多94%的增速更是可以稱得上是非常驚艷。
由於阿裡、京東旗下囊括有眾多的業務分支,因此與零售相關的業務收入則更能體現出不同電商平台之間的差異。以阿裡為例,作為阿裡旗下核心支柱的淘天集團,本季度為阿裡貢獻的收入為976.5億元,同比增速為4%;由蔣凡帶隊的阿裡國際數字商業集團第叁季度為阿裡斬獲245.1億元的收入,同比實現53%的增長。
相比之下,京東集團旗下京東零售的營收增速表現要稍顯遜色。本季度,京東零售為京東集團貢獻2120.6億元,與上年同期2119.2億元的收入相比增長幾乎陷入了停滯。而包括京喜、海外電商的新業務,本季度為京東帶來38.2億元的收入,這壹收入規模不論是與去年第叁季度相比,還是與今年第贰季度相比均處於下滑狀態。
若將京東的收入按照商品收入和服務收入的口徑進行拆分,也可以看到京東當前所面臨的挑戰。財報顯示,今年第叁季度,京東的商品收入為1953億元,與上年同期1970.3億元的收入相比出現0.9%的下滑。
其中,商品大類下身為京東核心品類的電子產品及家用電器商品,第叁季度取得了1193.2億元的收入,這壹規模與上年同期相比幾乎處於“零增長”狀態。與此同時,商品大類下的日用百貨商品收入則直接出現了下降,從去年同期的777.4億元下降到了今年第叁季度的759.9億元,同比減少2.3%。
具體到拼多多來看,本季度拼多多的在線營銷服務和其他收入為396.9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速為39%;同期,拼多多的交易服務(包括主站的支付、傭金收入,以及多多買菜、TEMU業務)收入為291.5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速更是達到驚人的315%。
國泰君安研報認為,TEMU正在接棒主站成為拼多多業績增長的“第贰曲線”。本季度,拼多多傭金收入為292億元,同增315%,大超預期(彭博壹致預期為166億元);我們推測主因為TEMU的高速增長(TEMU的淨收入記入該板塊)。零售終將是壹個比拼效率的業態,我們看好具備極致效率基因的TEMU快速跑馬圈地,接棒主站成為業績增長的“第贰曲線”。
拼多多財務副總裁劉珺在財報電話會上透露,迅速擴張的TEMU已成為拼多多高速發展的下壹個增長引擎,也成為市場對拼多多產生更強預期、帶動股價增長的關鍵壹環。
事實上,TEMU目前所取得的成績,的確有資格配得上劉珺的評價。盡管在出海的時間上落後於SHEIN,但據GWS數據顯示,TEMU目前在美國的月度用戶規模是SHEIN的叁倍,用戶日平均使用時長為23分鍾,高於SHEIN的15分鍾。另據晚點LatePost,今年9月,TEMU的GMV 已經逼近經營拾多年的 SHEIN。
不過,在財報電話會上提到TEMU時,拼多多集團董事長、聯席首席執行官陳磊的態度仍顯得拾分審慎,“盡管我們已經擴大了業務范圍,但TEMU業務仍處於早期階段,將面臨不確定性。我們對國際發展所帶來的機遇和挑戰感到興奮和好奇”。
由於拼多多並未在此次發布的財報中單獨提及TEMU業務具體的收入情況,因此外界暫無法得知本季度拼多多的業績增量中有多少是來自於被譽為“出海電商肆小龍”之壹的TEMU的貢獻。
交銀國際證券在研報中表示,“我們估算3季度TEMU收入貢獻23%,虧損率18%”。國海證券在研報中分析指出,“基於多多買菜收入穩健增長,我們測算2023Q3 TEMU收入貢獻約162億元,帶動交易傭金收入大幅超預期,主要由於GMV增長強勁,同時平台采購規模效應增強以及補貼率下降帶動take rate提高”。-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