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3-12-01 | 來源: 雷達Finance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交銀國際證券研報進壹步提到,考慮TEMU已經在成熟地區形成規模領先優勢,我們將其估值並入拼多多整體估值中。按照1.5倍2024年P/GMV(參照內地業務穩態期P/GMV0.3倍,TEMU增速是內地的5倍),對TEMU估值450億美元,股價貢獻31美元。
極致效率,讓拼多多創造奇跡
再來看利潤端,本季度拼多多歸屬於公司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為155.4億元,與上年同期的105.9億元相比實現47%的增長。
與之對應的是,今年第叁季度,阿裡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為277.1億元,而上年同期為淨虧損205.6億元。對此,阿裡在財報中解釋稱,主要是由於我們所持有的股權投資的公允價值上升而產生的淨收益,而去年同期則為淨虧損,以及經調整 EBITA 的增加所致。
盡管本季度京東的營收增速在叁者中表現墊底,但其淨利潤指標與上年同期相比表現還算不錯。今年第叁季度,京東歸屬於本公司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為79億元,而上年同期為60億元。
中信證券研報分析指出,拼多多集團淨利潤超預期表現,壹方面得益於利潤率較高的主站傭金收入超預期;另壹方面得益於TEMU虧損率得到有效管理。分業務利潤率,其測算國內主站OPM環比穩定,同比提升幅度約9pcts;多多買菜GMV層面OPM接近盈虧平衡,同比顯著改善;TEMU GMV層面OPM虧損率環比改善,超出市場預期。
而在海外強推TEMU業務的背景之下,拼多多再壹次彰顯出自己在費用方面的控制能力。財報顯示,第叁季度,拼多多的銷售與營銷費用為217.5億元,同比增長55%;同期拼多多的壹般及行政費用為7.6億元,同比減少16%;而拼多多本季度的研發費用為28.5億元,與2022年同期的27億元相比漲幅為6%。
盡管從前述數據來看,拼多多的前述叁項費用變化趨勢各不相同,但在規模效應下,拼多多的各項費率實際上均在顯著下降。財報顯示,第叁季度,拼多多的銷售費用率、管理費用率以及研發費用率分別下降8pct、1.5pct、3.5pct至31.6%、1.1%、4.1%,這意味著拼多多在費用的投放方面變得更加高效。
除了直觀的營收、淨利潤指標外,拼多多的人均創收能力也讓外界驚愕。雷達財經了解到,截至今年第叁季度末,阿裡的員工總數為224955人。另據“京東黑板報”此前發布的消息,截至今年第贰季度末,京東體系內的員工總數超56萬,其中其中絕大部分是物流、客服等壹線員工。
Wind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底,拼多多的員工人數大約為1.3萬人左右,阿裡大約是拼多多的17倍,京東大約是拼多多的43倍(由於統計時間不同,僅作粗略計算)。
據財經拾壹人推算,若按照今年前叁季度的收入來看,拼多多員工前叁季度人均創收1222萬元,是同期京東的7.07倍,預估是阿裡的4.17倍;人均經營利潤是京東的55.8倍,預估是阿裡的5.81倍。
而拼多多員工的人均效益,其實在近幾年壹直領先於阿裡和京東。財經拾壹人推算的數據顯示,2020年至2022年,拼多多的人均創收保持在阿裡2.6倍至2.9倍、京東3.1倍至4.3倍的水平。2021年,拼多多首次扭虧為盈。2021年、2022年,拼多多人均創造經營利潤約為阿裡的2.6倍、5.4倍,京東的71倍、58.5倍。
在不少媒體的報道中,拼多多員工工作強度相對較高彷佛已經成為了公開的秘密。此前有媒體報道,拼多多員工實行“11-11-6”工作制,員工上午11點上班,晚上11點下班,壹周工作6天。有時,他們甚至需要加班到凌晨,工作時間超過70小時/周,壹個月近300小時。
今年伍壹假期即將到來之際,“拼多多被曝臨時確定伍壹放假叁天”的話題還壹度引發網友熱議。盡管拼多多員工的工作強度飽受爭議,但不可否認的是,拼多多在人均創收能力方面的表現的確拾分出色。而本季度拼多多各項費率的明顯下降,也進壹步證明了其在費用方面控制的極佳能力。
80後黃崢創造奇跡
回溯中國電商平台的發展,千禧年即將到來前的1999年,曾在學校當老師的馬雲拉來了其他17位來自不同背景的伙伴壹同在杭州創立了阿裡巴巴集團。伍年之後的2004年,由劉強東掌舵的京東正式涉足電商領域。
2014年5月,京東集團在美國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京東順勢成為了中國第壹個成功赴美上市的大型綜合型電商平台。同年9月,阿裡巴巴在紐交所正式掛牌上市,創造了當時最大的IPO紀錄。-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