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3-12-16 | 來源: 財經雜志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股往金來 | 字體: 小 中 大
不過,中國在岸、離岸市場同期表現不及新興市場整體。11月上證綜指漲0.36%,科創50指數跌1%,深證成指跌1.39%,創業板指跌2.32%。9月-10月,北向資金持續流出額均超過300億元。但進入11月,北向資金淨流出有了明顯改善,淨流出額縮減至18億元。11月,人民幣匯率僅上漲2.4%。
“美聯儲貨幣政策放松,令美元無風險利率降低,能流入新興市場資金的總盤子變大了。外資是否將回流到中國市場,壹方面取決於美元無風險利率,另壹方面取決於中國經濟基本面。在地產、消費及出口裡,相信地產是目前外資最關心的變量。在通脹較低和美聯儲進壹步加息壓力減小的背景下,中國的財政和貨幣政策都有壹定空間。”瑞士盈豐資產管理基金經理李思卉說道。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上調2023年、2024年中國經濟預測至5.4%、4.6%。高盛預計,2024年,港股和美國上市中國股票將有12%的回報率,A股是16%。
最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表示,將積極穩妥化解房地產風險,壹視同仁滿足不同所有制房地產企業的合理融資需求,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此外,外資的資金是全球配置的。在其他新興市場同樣受益於美元無風險利率降低的背景下,哪個國家的股票成長性高,經濟增長前景好,就更易受外資青睞。”李思卉進壹步表示。
法國精品投行Lazard首席市場策略師Ron Temple稱,資金流似乎已轉向印度、越南和墨西哥等新興市場,而不是流回發達國家,這正在為投資者創造機會。
印度已向投資者展示了能夠獲得的回報。自3月底以來,追蹤印度國家證券交易所排名前50公司的印度Nifty指數飆升了逾伍分之壹,跑贏標普500指數和多數其他主要市場。今年迄今為止,印度淨接收120億美元的外國證券組合投資,而2022年為流出170億美元。
從經濟基本面角度看,IMF預計截至2024年3月財年,印度經濟增長率將為6.3%,印度央行的預期則為6.5%。
不過,李思卉提醒道,在相似股票成長性及經濟增長前景下,外資也會考慮投資國可能存在的國內政策反復及地緣政治風險。“此外,外資更傾向於價值投資和投資組合分散及風控,即不將‘雞蛋放在同壹個籃子中’,這或使其不會集中投資單壹市場或板塊。”她說。-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