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3-12-25 | 来源: 萨沙1928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朱令铊中毒 | 字体: 小 中 大
1993月8月底,当时清华大学已经提前开学,学生们回到学校。投毒者此时没有丝毫犹豫,直接对刚刚到校的朱令下毒。这说明投毒者对朱令仇恨已久,早就准备报复,两人应该是老相识。
投毒者是相当高明的,具有一定的化学知识。他知道铊是无色无味,铊中毒很难被检测出来,可以杀人于无形之中。
不过,朱令如果突然急性中毒后暴毙,投毒者终究存在被发现的危险。
所以,他采用了慢性投毒方式,一来可以长期折磨朱令致死,二来可以让大家认为朱令是患上什么疾病慢慢病死,不会怀疑是中毒。
朱令曾有连续8次中毒,身体也有不适,却没有出现严重后果。
推测凶手巧妙的将铊,下毒在朱令的隐形眼镜药水中。
这种下毒手段,是非常巧妙的。
朱令是个学生,除了水杯以外,她几乎没有什么只有自己口服或者单独长期接触的物品。
对于投毒者来说,如果她是仅有21岁的女大学生,又是第一次下毒,想要多次在朱令水杯中投毒,恐怕也没有这种胆量。
投毒可是故意杀人罪,在90年代可是要枪毙的严重罪行!
相反,隐形眼镜药水不可能给别人用,别人也不会借用,铊可以直接从眼部,通过接触进入体内。
将铊投毒到药水中,就不需要向投毒在水杯里那样反复下毒,一次下毒就可以反复毒害朱令。
为什么朱令连续中毒8次,铊的峰值都差不多?主要是她在2个月多次使用隐形眼镜药水,为了外表的美观而选择不戴框架眼镜。
这种接触方式导致铊进入体内的剂量不够多,加上朱令是国家二级运动员,又只有21岁,身体特别好,竟然没有什么明显的中毒表现。
其实铊已经在朱令体内保持一定的含量,对人体也是有破坏的。这是慢性中毒,破坏没有在短时间内表现出来,当然也不可能致命。
眼见1个多月了,第一次投毒的铊,似乎没有让朱令中毒,凶残的投毒者忍不住了。
在第一阶段的最后一次,也就是铊含量出现第9次峰值时,投毒者没有改变投毒方式,却再次投毒。他在隐形眼镜药水中增加了剂量,让朱令出现急性中毒症状。
朱令因此两次短暂失明去就医,在大学班上引起了轰动。
投毒者毕竟年轻,唯恐此事闹大后穿帮,暂时停手了一段时间。
不过,失明恢复后,朱令因为眼睛不适,不再使用隐形眼镜,完全改用框架眼镜。投毒者无法在药水中下毒,被迫改变了投毒方式。-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