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3-12-28 | 來源: 宅總有理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擎天柱的原文是Optimus Prime,意思是“頭號領導”;威震天的原文是Megatron,這個詞幹脆沒法直接翻譯,像香港就直接給他用了音譯,“麥加登”。
中國的孩子們本來是會辨別好人壞人的。好人都是濃眉大眼,壞人都是賊眉鼠眼。這下不管用了,好人壞人都是壹張鐵臉,咋分辨呢?
還好,另外壹個簡單粗暴的方法誕生了。分辨好人壞蛋,就看他是變成汽車還是飛機。好人叫汽車人,壞蛋叫霸天虎。
好多孩子都對坐飛機有陰影,就是因為怕它是壞蛋霸天虎變的。
孩之寶帶著這部動畫片,以及衍生出來的玩具,把160個國家的羊毛薅了個遍。1986年,他們終於盯上了中國。
結果,央視看完樣片,冷冷的回了壹句話:
太多戰爭和打斗的場面,不適合中國國情。
央視可能忘了,此時此刻,西南邊境正在進行自衛反擊戰,兩山輪戰已經打了兩年多了。
最後,孩之寶找到了上海電視台,本來上海台也在糾結,但對方說:
只要能播出,近百集的《變形金剛》就全部免費送給上海電視台,不要壹分錢!
隨後,北京台、廣州台也跟孩之寶簽署了類似的協議,免費播出。
Freedom is not free,這些免費協議都有其附加條件。
廣州台在播出時,必須附帶壹分半鍾的變形金剛玩具廣告;
廣州台下屬的廣州電視節目復錄中心擁有40多台復錄設備,在全國首屈壹指。該中心必須幫助孩之寶復制《變形金剛》錄像帶,提供給全國其他城市的電視台……
沒錯,全國各地的電視台,都中了孩之寶的圈套,成了它的免費宣傳工具。
變形金剛玩具登陸廣州的第壹天下午,價值5萬元的玩具就賣光了,壹個月銷售額破百萬。
美國人得意地笑了。
不過,笑容馬上就凍住了。
1989年3月28日,《人民日報》撰文《變形金剛沖擊波》:
……“金剛熱”盛行時,在許多大中城市,從幼兒園小班的孩子到小學高年級學生,特別是男孩子,幾乎90%以上都有壹個變形金剛玩具。
……其實,當時正版的變形金剛玩具只是少量的,大部分都是仿制的冒牌貨。然而成千上萬的家長們已經顧不上櫃台上的“金剛”產於何地、價錢是否公道了,只要是包裝盒上印著變形金剛,便慷慨解囊……
這就叫:你有科學,我有國情。
真正讓美國人看清我朝國情的,是這件事。
《變形金剛》在電視上播出沒多久,在壹次全國人大常委會上,20位人大常委建議立即停播。
原因出在當時的復聯,哦不,婦聯的壹位書記身上。
這位奶奶,在給小孫子講壹本《變形金剛》的畫冊時,覺得內容荒謬,宣揚好戰,意思也不連貫,壓根講不下去。
她再壹看定價,拾幾頁就敢賣1塊錢,印數竟然達到了25萬冊。她就在全國人大討論《進出口商品檢驗法》的小組會上,順便提了這件事。
誰料,壹下說出了同組爺爺奶奶們的心聲。他們對孩子不吃飯光顧看動畫片早就有意見了,就壹起向有關部門建議停播。
緊接著,《人民日報》又跟風刊文:
……從“變形金剛”,我想到了當年的“鴉片戰爭”。
“金剛”與“鴉片”不同,它沒有毒害性,更沒有以炮火為媒介。不過兩者也有壹點相似,“鴉片”從中國換走了白銀,“金剛”使中國流失了那麼多不容易換來的外匯……
實際上,孩之寶公司當時在中國壓根就沒發行過畫冊。那位奶奶給小孫子讀的,是國內壹家出版社自行改編和贰次加工的盜版書。
孩子們幸運的是,這個年代,已經不是幾個爺爺奶奶,憑誤解和偏見可以壹意孤行的。
《新民晚報》刊文說:
《變形金剛》充滿了工業社會的智慧、熱情、幻想和陽剛之氣,是與非相當分明。它給孩子們帶來的樂趣和啟迪是成人無法理解的。
這部動畫的譯制導演也急了,說:-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