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NEWSDATE: 2023-12-28 | News by: Vista看天下 | 有0人参与评论 | _FONTSIZE: _FONT_SMALL _FONT_MEDIUM _FONT_LARGE
普通大众对燃油车不同品牌的定位,甚至同一品牌不同产品线的定位,都有比较广泛的认知。
比如家里长辈能在酒桌上轻而易举地聊起,同样是开奔驰,S系车主和奔驰C系车主的收入、兴趣、价值观之间有多大的差别。
但对于新能源厂商来说,很多人的认知还停留在“20万以内、打破燃油车低价天花板”的层面上。
某位在北京工作的广告公司高管说,自己开着一辆顶配蔚来ES8回老家,不少邻居亲戚认不出车的商标。
“小心翼翼问了句多少钱,得知价格后露出了一言难尽的表情。”
如今各个国产电车厂商争相卷豪车、卷高定价,从局部看是在竞争“高端”这个金光闪闪的标签;
但也像是在合作,试图一起把国产新能源车的大形象“打上去”。
从长远来看,整个品类的高端形象立住了,才有更多有消费能力的人愿意为他们的产品买单。
而从纯功利化的角度来说——哪怕后面为了抢占市场份额要降价,那也得一开始就定高一点,才能有更多的降价空间和利润空间嘛。
03“教育消费者”,没那么简单
国产电车品牌想要提升格调,手段不只是有卷豪车。
华为如今还在建设“超豪门店”。根据“财经十一人”对华为核心经销商的采访,“选址要求在顶奢商场里,门店要求挨着Chanel、LV之类的奢侈品品牌。”
然而车企的努力是一回事,消费者们买不买账又是另一回事。
从目前对于“凭啥卖七八十万”的抱怨声来看,国产新能源车企想要挤进汽车领域的“上流社会”,恐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