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01-04 | 来源: 投稿指南 | 有1人参与评论 | 专栏: 陈凯歌 | 字体: 小 中 大
但是洪晃和陈凯歌最终的分道扬镳的确和陈凯歌《霸王别姬》后的一举成名相关。
随着陈凯歌电影事业日益红火,围绕在他身边的各色美女也越来越多,而妻子洪晃的心理状态则十分微妙:一方面担心陈凯歌出轨、对他身边的女人抱有敌意;另一方面又对自己的这种“泼妇的欲望”十分厌恶。
经过复杂的心理斗争,洪晃最终选择了离婚。
此举看似是放弃了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潜力股”,实际上是洪晃十分清醒的自保,就像她自己后来说的“之所以要离开这个婚姻,就是因为它会把我最恶劣的一面带出来”。
洪晃的第三段婚姻则是和法国外交官彭赛,这段婚姻长达十年之久,不过还是由于性格不合,以离婚收场。
直到洪晃2004年认识了自己的第四任丈夫杨小平。
比起洪晃的大导演、外交官前夫,杨小平的履历要平实许多。
他高中毕业就开始工作,学过音乐,画过画,烧过锅炉,做过电焊工,摆过地摊,最后成了一名室内设计师。
洪晃的母亲章含之曾因杨小平学历低而反对他和洪晃的婚姻。但是经历了几次婚姻失败的洪晃依然顽固如初,甚至甘愿成为杨小平儿子的继母。
洪晃与杨小平
而这对相差悬殊、不被外人看好的半路夫妻如今却已经携手走过20年,感情依然甜蜜。
洪晃从未把婚姻当作人生课题,但她对爱情始终保有热情,或许这正是她人到中年、觅得真爱的原因吧。
◼从“小商人”到“媒体人”
和洪晃的感情经历相比,她的工作经历也极为丰富。
洪晃几乎从来没有跟父母一起生活过。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她和原生家庭的关系并不十分亲密,但另一方面也让她获得了不被捆绑的自由,在父母的视野之外,如野草一般繁茂生长。
上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缓和背景下,外交部选中了一批青少年出国留学。
当时12岁的洪晃作为最早的一批公费资助的留学生被送到美国,就读于纽约红房子小学和伊丽莎白厄温高中。
童年洪晃
西方国家自由主义的文化氛围一度让作为“红小兵”的洪晃愕然,但也很快激活了她内心对冒险和自由的渴望,就像她自己说的——
“国外的教育把我教育成没组织没纪律、随心所欲、属于为所欲为的那种孩子。”-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