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01-12 | 來源: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移民故事 | 字體: 小 中 大
“媽,兒子回來了!”
“兒子,讓媽媽好好看看你。”
“哥哥,我們想你!”
1月10日下午3點,肆川成都,由綿陽公安、綿陽婦聯、長春公安等聯合舉辦的2024新年第壹場團圓活動現場,被拐37年的高先生與肆川綿陽的母親和妹妹相擁而泣。
37年前,肆川綿陽,年僅3歲多的潘珂在幼兒園放學路上被拐,父母、親人和民警多年尋找未果。其父潘明春拾多年前郁郁而終,臨終時囑咐妻子“壹定要找到兒子”。
2023年12月,吉林長春的高先生在妻子鼓勵下,采血入庫尋親。在長春、綿陽兩地警方協作下,經兩地公安機關DNA實驗室聯合復核及親子鑒定,證實高先生就是潘明春夫婦失蹤的兒子潘珂,僅用拾多天就成功幫助壹家人團圓。
1月10日,高先生向紅星新聞記者表示,親生父親已去世是他最大的遺憾,將和親生母親壹起回綿陽老家,給父親上墳,認祖歸宗。
放學被拐:
尋子多年未果父親郁郁而終,臨終囑咐妻子:壹定要找到兒子
1987年3月24日中午,兒子失蹤的消息,讓綿陽安州區(原安縣)黃土鎮的潘明春、李大鳳夫婦猶如遭遇晴天霹靂。
當天11時30分左右,出生於1983年6月19日,年僅3歲多的潘珂從幼兒園放學,潘明春和妻子李大鳳因家中有事耽誤,遲到10分鍾才趕到學校接兒子,可這時已沒有了兒子的蹤影。夫妻倆頓時慌了神,立即沿途尋找,找了很久才從壹個街坊處聽說:放學時,看到壹個30歲左右的陌生男人抱著潘珂,孩子手裡還拿著壹塊餅,街坊都以為是潘家的親戚幫著接孩子回家,就沒有過問。
夫婦倆壹聽心急如焚,當即到轄區派出所報警,安州警方發動所有村民查找陌生人和孩子,可孩子仿佛人間蒸發壹般。從此,潘明春和妻子陷入無盡的痛苦中,此後伍年裡,安州警方帶著夫婦贰人先後前往安徽、江蘇、福建多省份尋找孩子,每當聽說哪裡有被拐騙的肆川小孩,夫婦倆就會立即前往實地查證。
綿陽市、安州區兩級公安機關也在長期不懈地努力幫助夫婦倆尋子,雖打拐民警不斷更換,但負責民警始終沒有放松對失蹤兒童潘珂的查找工作。37年來,綿陽市公安局、安州區公安分局兩級刑偵打拐民警圍繞潘珂失蹤案,開展了大量的調查摸排走訪工作,並依據調查情況發布協查通報,但均無結果。近年來,隨著公安部打拐DNA庫的建立升級,民警先後叁次采集潘明春、李大鳳夫婦生物樣本入庫。
尋子多年未果,2009年,潘明春抑郁成疾病倒在床,臨終前,他拉著妻子的手反復叮囑“壹定要找到兒子”。
尋親之路:
他在妻子鼓勵下采血入庫,長春、綿陽兩地警方攜手助他尋親
從讀小學開始,河南的高先生就聽小伙伴說自己是“撿”來的,加上自己模糊的記憶,年幼的他心中有了壹些懷疑。直到初中時,他在壹次和父母的爭吵中,確認了自己不是親生的。
1月10日,高先生告訴紅星新聞記者,當時養父母稱,他是被從湖南來當地打工的父母拋棄到路邊,被他們偶然撿到的,從此他便斷了尋找親生父母的念頭。但成年後,他逐漸對這種說法產生懷疑,因為在他的腦海中,有壹段小時候曾被壹個陌生男人帶著坐了幾天幾夜火車的記憶。-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