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01-26 | 來源: KnowYourSex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昨天網上沖浪看見這段發言,說“愛情裡需要新鮮感,其實是不愛了的那壹方的扯淡”。
“每壹眼都覺得好可愛想抱著猛親,根本不需要小貓穿情趣內衣才會覺得可以短暫地愛壹愛。”
因為局長自己也養貓,養了兩只旁人見了都說很丑的貓。雖然真的會覺得別人的貓也很可愛,可是壹回到家看到我的貓,就會覺得我到底是何德何能擁有這麼棒的兩只貓。
正是因為這種感同身受,壹下子就對這段話共鳴了。
我真的愛他們,即使每天見到的都是和過去伍年多壹模壹樣的貓。
雖然愛人和愛小貓是兩碼事,我們在這裡不是在建議把愛人當作小貓壹樣來“寵愛”。同樣,雖然局長無論是在講課,還是在給大家提建議的時候,都會說要注意偶爾轉換性生活的習慣,穿點情趣內衣,更換性生活的地點以增加新鮮感——
但是,如果看看我的小貓,我確實覺得,好像有些愛是不需要新鮮感的。
*可以拖到文章底部查看局長家的小貓。*
很多人認為關系中的新鮮感是關系體驗的壹個重要來源——只有當對方或者這段關系能夠持續給我們帶來驚喜時,我們才能保持對於關系的熱情。
然而,心理研究指出,我們很可能高估了嘗試新鮮事物的重要性。
我們常以為重復體驗不如新體驗那麼有趣,但實際體驗後的感受差異並不顯著。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結果呢?研究人員給出了壹些可能的解釋:
1.重復體驗舊事物,可能會發掘先前忽略的細節
對新鮮感的追求常讓我們以為自己已經“厭倦”舊事物。然而,就好像游戲通關之後再進入游戲可能發現之前沒注意的彩蛋,我們再次體驗舊事物時也常會發掘意想不到的新樂趣。
2.舊事物會讓大腦更放松,產生積極情緒
我們的大腦其實是喜歡熟悉感的,而新體驗反而可能帶來認知壓力。可以說,新鮮感雖然有趣,但不壹定是最舒適的體驗。
比如:
從這些研究來看,新鮮感對於體驗好壞的影響或許並不如我們想的那麼重要。
可能有人要問:“可是,我就是覺得新鮮感很重要啊!新鮮感褪去之後,就是變得無聊又乏味啊!”
但其實——
在不少人的主觀體驗中,新鮮感確實是維持關系的重要因素。曾有調查發現,74%的人在關系中選擇出軌,是因為要尋找現有關系中缺乏的“新鮮感”(Selterman et al., 2019)。
這種主觀感受是真實的,很可能來自於我們大腦的享樂適應(hedonic adaptation)。
在親密關系中也是如此。再美滿的關系,我們的體驗也會趨於穩定和平淡。享樂適應會讓我們對於關系中的積極體驗敏感度下降,同時對於積極體驗的期待增加。
但是,這並不是讓我們在長期關系中感到乏味的唯壹因素。
壹段好的、穩定的親密關系是讓人熟悉和倍感親切與安全的。而新鮮感往往與“陌生”、“未知”相關。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新鮮感必然不可能成為長期親密關系的核心。
那麼什麼才能作為壹段長期親密關系的核心呢?關鍵其實在於如何培養好奇心。
可能有人會說,我就是受到好奇心的驅使才去追求新鮮感的啊。
哲學教授Aaron Ben-Ze’ev(2015)指出,這種好奇心更准確的稱呼應該是“外在好奇心”,而戀愛關系中好奇心其實可以分為兩種:
外在好奇心
它驅使我們關注新鮮有趣的事物,但關注的內容常局限在表面,比如外貌、言談舉止、性格等。然而,這些表面特質也是不容易發生變化的。因而,關系之中如果只受外在好奇心驅使,時間久了,自然會感覺關系變得無聊。
內在好奇心
內在好奇心是深挖事物本質的壹種動力。Ben-Ze’ev認為它是對於深刻的親密關系而言更重要的部分,因為從根本來說,人是復雜的,關系同樣,這其中的復雜性和深刻本質只有通過向內挖掘才能被發現。
受外在好奇心驅使,我們被對方吸引,可能是因為ta給了我們從未有過的體驗。比如,“沒見過ta這麼安靜的人,我的前任性格都很開朗,和ta呆在壹起感覺好不壹樣,好有趣。”
然而,在壹起壹段時間之後,我們對於對方性格的新鮮感就消失了,可能反倒會覺得ta太安靜了,根本不適合自己。
同樣是性格,內在好奇心則更想要往深挖掘——比如,ta為什麼這麼安靜?當ta不說話時,在想什麼?Ta的內心世界也和ta表現出來的壹樣安靜嗎?
同時,當我們受到內在好奇心驅使時,我們因為更關注對方和關系的內核,更容易看見關系中對方發生的變化,比如,伴侶雖然性格依舊安靜,但ta從原先的被動接受關心,逐漸開始主動關心——而這些細微的變化,是我們只受外在好奇心驅使時難以察覺的。
也正是因為如此,我們對自己的小貓的愛才會如此豐沛而長久。
我們永遠關心,貓哥哥今天有沒有運動,貓妹妹今天有沒有吃飽,他們的小腦瓜裡又在想什麼,天氣變冷了,他們會不會更喜歡我。
這種源源不斷的,每壹天都會冒出來的,日復壹日的內在好奇心,才是愛情保鮮真正的原因。
真好啊,今天又從小貓身上學習愛了。
✨局長的小貓✨
今日互動
在評論區聊聊你的小貓吧!小狗也可以哦~-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