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02-08 | 来源: 腾讯新闻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2023年“五一”假期,吃烧烤的人水泄不通(图源:作者)
三、每年过年,我都要去超市听刘德华唱《恭喜发财》
每次回家尤其是春节,于我而言更像是一层赋予隆重仪式感的度假。大年三十是幸福感最浓郁的一天。上午十点醒来,客厅里电视里传来《春节序曲》,妈妈在和面和绞肉馅,爸爸在贴对联。吃过午饭到楼下烧纸,购置年夜饭最后需要的原料。傍晚围坐在一起包饺子,不出意外依然会被嫌弃饺子包得又丑又薄,窗外一盏盏华灯亮起。
我甚至固执地坚持一些老旧的习俗,比如一定去超市采购年货听上一曲《恭喜发财》才对味,虽然并没有外卖来得实惠迅速;晚上八点准时打开春晚,虽然不会认真收看。
刘德华唱《恭喜发财》(图源:网络)
人总是在无限接近幸福的时刻最幸福。我甚至还“患有离家综合症”,每次离开前的几天,高低得抑郁上一番,回京的高铁上内心演奏一场悲怆交响曲。
站台上承载了人间数不清的悲欢离合(图源:作者)
四、男女分桌坐、拜年要磕头,也让我黑脸
不可避免,我也与天下子女一样,上演着“度过七天蜜月父母就看你不顺眼”的戏码,也厌恶早已“扬名”全国的山东春节习俗。
小时候初一天刚蒙蒙亮,我跟着爸爸和叔叔们挨家挨户拜年,刚走进院子就“扑通”一声跪地磕头,那时没有意识到男女分桌坐的荒谬。
山东的拜年磕头仪式(图源:网络)
高中因为难以忍受饭桌上的爹味说教和不愿意敬酒而当场黑脸。大学寒暑假,每次被父母嫌弃都要费尽口舌,摆出自己在外多么努力的证据。
但工作后的这两年,我发现自己逐渐跟父母吵不起来架,之前一定据理力争的一些事情,转念一想也能云淡风轻了。即使确有必要冷战,周期也大大缩短。面对大部分长辈,我都主动去跟他们唠嗑,充当起张罗全家福拍照的角色。不知道是自己包容的阈值提高了,还是被社会逐渐同化。-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