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02-09 | 來源: 《舌尖上的信念》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 浙江省嘉興市桐鄉市烏鎮 攝影 | 袁培德
05
粗糲與精致,南北菜系大有區別
中國食分南北,有“北粗南細”之說。北方飲食大氣磅礴,大饅頭、大餅、大蔥、大醬、海碗……什麼都講究分量充足。“關中拾大怪”提到陝西飲食,稱 “面條像腰帶,烙餅像鍋蓋,碗盆難分開,泡饃大碗賣”。豪邁的另壹面,就是失之粗糙。南方飲食玲瓏剔透,姜絲細得可以穿繡花針,凡事總求小巧精致,如小碟、小籠包、小燒餅、壹口酥。
可想而知,南方人來到北國,遇到的最大困難就是飲食。周作人在《南北的點心》中說:
“我初到北京的時候,隨便到餑餑鋪買點東西吃,覺得不大滿意,曾經抱怨過這個古都市,積聚了千年以上的文化歷史,怎麼沒有做出壹些好的點心來。”
北京是中國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但是在飲食上乏善可陳,似乎是壹種共識—— “京油子、衛嘴子”,有人說這句民諺應該理解為就連天津人都比北京人會吃。
周作人的青少年時期,是在紹興、南京和杭州度過的,被江浙菜浸泡出壹根精細的舌頭。其間東渡日本,見識了更精細的東洋料理。23歲來到北平,感受到南北飲食的巨大差異。他嘲諷北方的點心可稱“官禮茶食”,南方的則是“嘉湖細點”;他誇耀南方點心種類之多,有酥糖、麻片糖、寸金糖、雲片糕、椒桃片、松仁片、松子糕、棗子糕、蜜仁糕、橘紅糕、松仁纏、核桃纏……北方點心寥寥,壹個“餑餑”統指。
■ 傳統糕點
討論口味的地理特色最難。民間廣泛流行“北鹹南甜”之說,對於江浙人來說是對的,但湖南、江西人恐怕不同意;民間又有“東辣西酸”的說法,我就很不明白:肆川和重慶怎麼會是東部?醋缸子山西又放在哪裡?清人錢泳的《履園叢話》中說:“北方人嗜濃厚,南方人嗜清淡。”這話倒很中肯。地理位置越往南,口味越清淡,閩粵沿海燉湯有時根本不放鹽。徐珂的《清稗類鈔》描述中國幾大區域的口味說:“北人嗜蔥蒜,滇、黔、湘、蜀人嗜辛辣品,粵人嗜淡食,淮揚人嗜糖。”正好對應清末形成的肆大菜系——魯菜鹹香,川菜麻辣,粵菜清淡,蘇菜甜軟,算是比較流行的意見。
談到菜系,歷來有肆大菜系或八大菜系之說。肆大菜系為魯、淮揚、川、粵菜,後又細化出了浙、閩、湘、徽菜,則為八大菜系。無論如何,北方只有壹個魯菜入列,證明在飲食文化的成就方面,南方菜以絕對優勢壓倒北方菜。-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