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02-16 | 来源: 三明治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澳大利亚 | 字体: 小 中 大
在网上扒完澳洲几乎所有的公立大学后,我们将主要目标确定为澳洲一所非八大学校的社工硕士专业。一是因为这所学校7月份还有入学名额,我们能够尽早出国,二是因为这所学校地处偏远地区且学费便宜,日后也可以为移民加分。计划敲定之后,我一边着手准备申请学校所需的各项材料,一边准备英语考试。
除了学历证明、身份证明和资产声明外,最重要的材料莫过于persoanl statement,陈述自己为何要出国留学,为何要申请这所学校的这个专业,理由和动机要足够个性化且令人信服,学校才会发放offer。为了判断申请人是否有移民倾向,移民局也会重点关注个人出国留学的动机和与国内的牵绊,后者通常是国内的不动资产和需要照护的双亲,GTE(Genuine Temporary Entrant)及佐证材料往往会成为下签的关键。
不到400词的GTE前后改了六版才最终定稿,为了证明我没有移民倾向,我把家里的不动产权证、汽车注册登记证、独生子女证、一家三口在国内买的保险都找了出来,阿米也把老家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和村民建房用地批准书贴进了材料里。说来也好笑,我们出国留学本身就存着移民的打算,却在这里拼命证明自己读完书之后就会回国,就像是一个不得不去圆满的悖论。
为了英语考试出分更快,我选择了PTE(Pearson Test Of English),不同于雅思考试需要长期的英语积累,这个考试更重视应试技巧,只要足够努力,就能快速达到专业要求的听说读写四个七的分数。第一次考试我的口语成绩以一分之差没能达到要求,等到我拿到合格的英语成绩已经是五月上旬了。
距离学校开学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了,我们还有许多递签的材料要准备,移民局审核材料也需要时间。考虑之后我辞去了工作,专心准备出国留学的事情。经过几天的纠葛,我和阿米决定一起递交签证材料,共同承担下签或者拒签的结果。在出国这件事情上,我们俩像是并肩作战的战士,各司其职,配合默契。阿米擅长搜集信息并做出决策,而我的执行力强,工作效率高,所有的材料及翻译工作基本都由我负责。
我们最终整理了近60份材料,其中包括40页的两人关系证明,按照学业论文的格式,我制作了目录,按照日常生活、旅行、社交等方面将我们两人的关系梳理了一遍,从租房合同和日常经济往来,到拍的照片和每一次出行的票据,每一个可以证明我们伴侣关系真实性的证据都被我贴进了文档里。我进入了跟自己死磕的状态,也许我把材料做得扎实一点,把格式理得清楚一点,下签的几率就会高出一点点呢。
4
其实最大的难题还是出在钱上,两人出国至少要准备50万元的财产证明,而当时我们手里只有10万元储蓄。我愁得胃炎都犯了,剩下的40万要怎么变出来呢?阿米的家庭不能提供任何帮助,跟父母商量后,我们决定让父亲短期贷款20万,下签后立刻把这笔钱还上。父母向亲朋好友借款10万,我向朋友借款10万,承诺两个月后就还给他们。赌上全部身家,成与不成就看这两个月了。
为了减少开支,我们没有续租之前的房子,而是短租了一个不到十平米的小隔间,在那里我备考PTE,准备递签要用到的材料。床垫是劣质的席梦思,睡一夜起来腰酸背疼,像是夜里被人揍了一顿。楼上的废水顺着白色PVC管道冲下来,像是无数小沙粒瞬间被抛洒在地板上,每次被这种声音吵醒,我都安慰自己这是好运即将到来的征兆。
递签之后是漫长的等待,我们每天都要焦灼地查看好几遍群消息,时不时询问中介目前的进展,一遍遍地刷新网络平台的相关资讯。澳洲移民局对于配偶签证材料的审核会更严格,伴侣两人同时递签被拒的概率要高于单独一人递签。那段时间,我和阿米的额头爆了很多痘痘,睡眠质量也变得很差。
这次机会对我们来说不是尽力就行,而是非如此不可。我已经辞去了稳定的工作,债台高筑。失去了应届生身份,阿米找到合适的工作亦是希望渺茫。做好了背水一战的准备,如果结果未能如愿,我们不知道下一步还能做什么,这就像是一场赌局。
经历了三周焦灼的等待,已经是6月下旬了,在一个没有预兆的早晨,阿米急切地摇醒熟睡中的我,拿着手机惊喜地喊道:
“下签啦,下签啦!”
睡意朦胧中我还以为她是在诓骗我,直到看到微信群里中介发给我们的下签确认信,我才敢相信这是真的。我们两人的澳洲签证终于下来了,我们可以一起去澳洲啦!
那天大概是我人生中最为欢呼雀跃的一天,经历大半年的煎熬和准备,我们终于为自己搏回了一次出国的机会,为自己的人生开启了一种崭新的可能。我们将在一片自由的国土大口地呼吸新鲜空气,过一种表里如一的生活。-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