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02-16 | 来源: 椒点娱乐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春晚 | 字体: 小 中 大
“我时常记得,赵丽蓉老师说过,要讲究不要将就。”
想起过世的赵丽蓉,巩汉林不无感慨地说。他的这个“不要将就”,自从14年前便再也没有上过央视春晚。
1957年生于沈阳的巩汉林,母亲是一位河南坠子演员,而父亲则是母亲默契的伴奏伙伴,这样的组合在演艺行话中被称为“一副架儿”。
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下,从小就泡在剧团里长大的巩汉林,对戏曲产生了浓厚兴趣。14岁那年,便开始创作相声作品,与同学们一起表演。
高中毕业后,为了响应国家政策,他来到沈阳郊区插队。
那时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劳动量又大,食物还很匮乏,每餐都是腌咸菜和粗糙的高粱米,这让原本瘦弱的巩汉林,因营养不良,身材就像一根竹杆。
不过,即便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他依然能苦中作乐,农闲之余便为大家进行表演相声表演。
后来高考恢复,距离考试仅半月,巩汉林决定应考。
功夫不负有心人。半个月后,脱了一层皮的他最终脱颖而出,考上沈阳师大,成为了哲学系学生。
虽然学的是哲学,但巩汉林对话剧和相声的热爱却从未减退。学习之余,他加入学校曲艺社团,并自己创作和演出作品。
1979年,一度停办的沈阳曲艺团恢复建制,开始招募演员。巩汉林背着父母偷偷报考,居然成功被录取。
但由于他是在校大学生,校方拒绝为他办理调动手续,这让巩汉林的心情瞬间跌到谷底。
毕业后,他被分配到沈阳市教育局任职,在当年这可是很多人羡慕的香饽饽。可心心念念戏曲的他,身在曹营心在汉。??工作一段时间后,他做出人生一个很重大的决定:辞职。
父母知道后十分生气,觉得他简直就是拿自己的前程在开玩笑,可巩汉林心意已决。
“如果不支持我当演员,我就跟草台班子去当流浪演员。”
见儿子已经说到这个份儿上,父母知道想让他放弃也是无济于事,只能尊重他的选择。
进入曲艺团后,哪怕是大学生的巩汉林也得从基层做起。每天的工作,负责打扫、端茶倒水、检修各种道具和设备。
台上演得火热,台下挥汗如雨。即使如此,他一刻也没有放松对戏曲的学习,一有空就虚心地向前辈请教。前辈见他如此谦逊努力,也大力提点他。
三年后,巩汉林终于熬出了头,成为正式演员。事业有了起色之后,爱情也随之而来。
凭借不俗的才华,他成功吸引了曲艺团的“团花”金珠,开始了一段甜蜜的爱情。1983年,两人登记结婚,成为一对人羡人慕的才子佳人。
为了更好学习相声,巩汉林还特意拜入着名相声大师唐杰忠门下,并发誓自己要在相声领域里闯出一番天地。-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