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03-01 | 来源: 华尔街日报网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驻北京时伍勤经常参加艺术家、活动人士和其他知识分子的私下聚会,其中许多人在四通桥抗议活动后成为当局的目标。伍勤在接受采访时说,当年11月,她住在一个朋友位于广州的家里,北京警方前往广州将她和另外三人拘留。
2022年秋,一名抗议者在北京的一座桥上展开横幅,呼吁罢免习近平。图片来源:SOCIAL MEDIA/VIA REUTERS
警方对他们进行了通宵审讯,然后以“寻衅滋事”为由对伍勤进行了15天的行政拘留。这是中国政府在拘留活动人士时经常使用的一种模糊的罪名。由于新冠疫情相关旅行限制,警方无法将她带回北京,因此他们决定对她进行警告然后释放。她说,警察在放她走之前下载了她设备上的数据。
伍勤说,她担心当局会从上述数据中找到再次逮捕她的理由。朋友们劝她考虑逃离这个国家,并写一份证词,以应对再次被拘的可能性。
她曾密切关注伊朗的反头巾抗议活动。为了能在心理上与她的痛苦经历保持一些距离,她想到把这些经历写成好像发生在伊朗一样。她说,把自己的故事披上外国的外衣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帮助故事通过审查。
她给她的朋友和中国一些知名的持不同政见者起了波斯语名字,并把中国的地名换成了她之前曾经去过两次的伊朗地名。她说,她给自己取名“马赫萨”,是为了纪念22岁的马赫萨·阿米尼(Mahsa Amini)。马赫萨2022年在德黑兰被警方拘留期间死亡,引发了伊朗的抗议活动。
她写道:“(在车上)途中他们不断地控诉我。”她描述了这些警察当时有多么恼火,为了抓她要冒着疫情风险出公差。“都不知道能不能顺利回到德黑兰的安乐窝。”
2022年9月,马赫萨·阿米尼在德黑兰被警方拘捕期间死亡几天后,伊斯坦布尔的一名抗议者手持她的肖像。图片来源:OZAN KOSE/AGENCE FRANCE-PRESSE/GETTY IMAGES
她称自己被带到一个警察局的地下室,上厕所时有男性警员在旁边看守。她写道,审讯才刚刚开始,她就把手机和电脑的密码如实上交了。她感叹自己是多么软弱。
她写道,在获释后,在持续的审查和监视下生活让她的记忆变得断层,因为在与亲朋通过通讯软件沟通时,她通常会启动阅后即焚功能。她在写给母亲的这封信中写道:“我恋恋不舍地看着那些满是温度的消息在10s后、30s后或1h后消失;我不敢截屏,因为所有的这一切都可能成为罪证。”
这封信的最初版本于2023年1月发表在微信的一个艺术类公众号上。当时,警方正在追查前一年年底全国各地爆发的针对疫情限制措施的抗议活动参与者。信中对年轻异见者被安全官员追捕的描写在具有自由思想的读者中引发共鸣,他们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分享了这封信。-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