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03-01 | 來源: 智象出海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墨西哥 | 字體: 小 中 大
智象出海:第壹次去墨西哥,您對墨西哥的印象如何?
趙鵬嵐:之前可能有錯誤印象,認為拉美人比較享樂,但墨西哥當地人我覺得其實挺hardworking的,我們去當地壹些企業拜訪時,加班很常見。
智象出海:後來再去墨西哥,有感受到它的變化嗎?
趙鵬嵐:我覺得2022年還沒有那麼明顯,大家可能認為墨西哥是壹個有機會騰飛的新興市場,2023年、2024年,特別是我最近剛去的這壹次,已經變成共識了,去的人很多,物價、地價都上漲。不只是中國人,韓國人、日本人也都去,我覺得這是壹個很大的變化。
還有壹個感受就是當地經濟確實在起來,特別是我們這些經歷過中國經濟騰飛的人去看,就有壹些很明顯的判斷,比如說我上次去,凌晨5:00起床,從酒店往下看,主幹線已經開始堵車了,5年之前肯定是不堵的,現在新機場也得建、幹線也得建、馬路也得建,我覺得它的經濟活動壹定是更旺盛的。
贰、向南,向北
智象出海:其實我們也發現,今年大家普遍不會在東南亞投入那麼大精力了。之前主要是對墨西哥的認知缺口和資源缺口太大了,東南亞因為離得近,所以很受關注。
趙鵬嵐:對,這個真是信息差。2022年出海時,大多數中國VC都選擇了東南亞,但我們去看了墨西哥。現在壹個世界級的風口正等著墨西哥吹起來。
智象出海:今年有壹個大的趨勢是要去做北美,回歸主流市場。雖然面臨很大的不確定性,但沒辦法,其他市場確實是不夠肥沃。
趙鵬嵐:對,我同意。北美首先肯定是全球范圍內最好的市場,但能切到美國的商業模式是有限的。
我們為什麼以墨西哥為根據地呢?有很多人說你們要投拉美?我說不是,我們是要投墨西哥。因為墨西哥是中北美,從地理上看相連北美,從語言文化上看又相連南美,以墨西哥為根據地,有兩個想象空間,壹個是輻射西語的拉美人群,差不多3億~4億人,第贰個是往北走,“反攻”美國,因為有六柒千萬墨西哥裔在美國,這是壹個很大的人群,而且每年都在增長。
我們投墨西哥不是說我們要投拉美,而是以墨西哥為據點,朝兩個方向去探索,往南是壹定可以走的,如果能往北走,是壹個價值更高的機會。
叁、“押壹樣的韻腳”
智象出海:Stori其實也帶華人背景,但現階段您看的項目是不是范圍會更大壹些?
趙鵬嵐:我們還是會抱著壹定的China Angle——中國的角度去看,這個角度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模式,對吧?我們認為中國的這些經驗是有輸出的基礎在的,這個是我們最大的壹個判斷。這個判斷成立,我們帶著中國的經驗去海外做投資才成立。
智象出海:墨西哥的創業者之前接觸的可能更多是美國或歐洲的資本,作為壹個有中國背景的新面孔,你怎麼去和他們建立信任?
趙鵬嵐:這個還真是超我們預期的壹件事情。我覺得墨西哥人是壹個特別務實的民族,墨西哥被稱作“美國的後花園”,墨西哥人在美國大多從事藍領工作,然後他們覺得中國找到了解法,比如他們現在在近岸外包的趨勢下制造業重新崛起,中國的經驗是受歡迎的。
對墨西哥而言,中國經驗的相關性更強,美國經驗對他們的相關性沒有中國強,因為它的人均GDP跟中國是壹樣的,美國的人均GDP是遠高於它的。同時在很多使用習慣上,其實中國的借鑒意義更強,比如說他們也有大量的縣域人群,存在巨大的underbanked人群。所以我跟這些創始人打交道時,壹個很直觀的感受,中國經驗對他們來講更相關,很多對標的東西他們在美國不壹定能找到。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消費互聯網市場,幾乎所有我在墨西哥看到的創業在中國都發生過。
智象出海:所以他們最看重的除了資金實力,還有中國經驗。
趙鵬嵐:“時光機理論”已經講爛了,肯定不會是1:1的時光機理論,但它是“押壹樣的韻腳”,這可能是壹個更好的講法。絕不是說中國出現的模式在那邊壹模壹樣會再出現壹次,但中國的這些痛點在那邊是能找到案例的,中國的解決方式對他們而言是有巨大借鑒意義的。
我舉個例子,當時Stori 2019年跟我們聊的時候,它是用發實體信用卡的方式去做,我們2014年在國內投過樂信,用的是線上lending的方式,但本質上都是用大數據的方式給巨大的壹群underbanked人群做授信,補充銀行產品的供給,做金融普惠。它們是不同的產品,它們的服務和收入模式會有壹些區別,但如果追本溯源,需求是壹樣的,解決方案是可借鑒的,所以我們知道壹旦產品對了人群對了,會有爆發式增長,這是我所說的“押壹樣的韻腳”。-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