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03-07 | 来源: 海边的西塞罗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文章出轨 | 字体: 小 中 大
但不得不承认《沙丘》世界中,几个家族之间的具体斗争模式,还是中世纪式风格的,其中充满了中世纪欧洲的那种王权与算计。
比如在电影版《沙丘》的开头,导演特地突出了一个细节。科瑞诺家族的皇帝因为忌惮主角厄崔迪家族功高震主,派使者千里迢迢跑到其主星(封地)上去宣旨,要他们家徙封。
三个宫廷使者、不远万里,耗费数百亿帝国资金,跑来就为了宣读个诏书,很多人看这一段时就觉得很不理解,为什么不打个视频电话,或者邮件就解决了呢?
理由还是那个——技术锁死之后产生的区域阻隔与沟通不便,当然更重要的是,皇帝要通过这种声势浩大的“宣旨”造成一种压迫感,逼厄崔迪家族就范。
观影时请注意,当那位使在威风凛凛的宣完旨以后。其实还色厉内荏的问了公爵一句:请问你接不接受诏书?
你要是不理解《沙丘》的背景设定,而过分了解中国史,看这段时估计都能笑喷了——皇上宣读个圣旨,怎么还问臣下接不接?
试想一下,如果《沙丘》中的宇宙皇帝对封臣们有现代国家式的管控能力,或像中国古代帝王那样绝对的控制权,宣诏使者是无论如何没必要加这一句的。——你敢抗旨?皇上的御林军旦夕可到!借你个胆儿你敢吗?
可是欧洲中世纪的封臣们就敢,因为他们知道交通不便,地广人稀,国王兴师动众的去镇压个叛乱太得不偿失了。所以只能凡事只能跟封臣们商量着来,且必须允许封臣们相对独立势力的存在。
这一点,与离开人工智能之后沟通困难的《沙丘》世界是非常相似的。这个世界观中,宇宙就是处于一种既不分裂、也不统一的“欧洲中世纪状态”。
理解这个背景设定,其实是欣赏整部《沙丘》系列故事逻辑的关键。-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