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03-07 | 來源: 紐約時報中文網 | 有11人參與評論 | 專欄: 紐約新聞 | 字體: 小 中 大
皇後區法拉盛的購物者在購買春節飾物。
中國移民2022年的家庭收入中位數是60454美元,約為在美國出生的華人家庭的壹半,美國出生的華人通常受教育程度更高,收入也更高。紐約全市的家庭收入中位數是75046美元。
社會服務機構華人策劃協會已在過去肆年裡將項目覆蓋的人數增加了兩萬人,但“需求仍然存在”,協會總裁兼首席執行官何永康說。協會的成人掃盲課、心理健康咨詢,以及位於法拉盛、唐人街和日落公園的肆個老年人中心的等候者名單上仍有好幾百人。
亞裔美國人社區的領袖說,他們的社區長期以來壹直缺乏來自政府項目的資金,部分原因是難以打破的亞裔模范少數族裔刻板印象,即認為亞裔能靠自己的力量走向富裕。壹份2015年的報告發現,為紐約市的亞裔美國人社區提供服務的組織只得到了該市社會服務合同中微小的壹部分。
代表唐人街所在選區的州議員李榮恩說,圍繞著亞裔社區需求的說法中壹直存在壹種“錯誤敘事”,“我們作為立法者正在努力打破這種敘事。”李榮恩是韓裔美國人,她領導的壹個州立法者聯盟去年幫助確保了為全州的亞裔美國人組織專門提供3000萬美元的州政府資金。
中國移民在壹家臨時酒店裡未整理的床鋪。中國移民的到來促成了紐約市亞裔人口的增長。
唐人街的移民律師愛德華·庫西亞說,雖然壹些新來者是為了躲避中國的政治和宗教迫害,但越來越多的人——包括家庭、中產階級專業人士和小企業主——正在尋找更多的經濟機會。他在過去兩年裡新增了70多件中國移民尋求庇護的案子。“美國仍然是他們眼中的黃金國度,”他說。
但壹些移民已發現,他們不壹定會變得更富裕。數拾名新移民們日復壹日地回到法拉盛的就業機構,坐在折疊椅上等待工作機會。
現年31歲的多麗絲·何(音)是比較幸運的人之壹。去年,何女士與35歲的丈夫李建峰(音)和九歲的兒子來到法拉盛後,在壹家小中式糕點店找到了工作。她離開西安前曾在壹家咖啡店當過咖啡師。
“雖然這是個好開端,但我們還沒有掙到足夠多的錢,”何女士說。“與在中國的時候相比,我們過得還行。”-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