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03-08 | 來源: 鳳凰網財經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盡管鍾睒睒親自出山,發文《我與宗老贰叁事》進行辟謠,席卷農夫山泉的風波仍未停止。
農夫山泉股價連續下跌3日,從2月29日的44.4港元/股下跌到3月5日的41.5港元/股,跌幅達6.5%。部分平台銷量也受影響。
根據飛瓜數據,農夫山泉官方旗艦店在抖音上的銷售量近期有所下滑。3月6日,帶貨達人數量達79人,瀏覽量達7.1萬,但銷售額僅在5萬至7.5萬之間,3月3日至3月6日肆日轉化率都僅在0-5%。對比事件發酵前的數據,2月15日帶貨達人數量17人,瀏覽量2萬,銷售額就能有10萬至25萬,轉化率在5%-10%。在2月8日到2月10日春節前夕出現過0-5%這樣低的轉化率,但當時帶貨達人只有10人左右,瀏覽量不到1萬。
圖說:飛瓜數據上農夫山泉官方旗艦店在抖音2月6日至3月6日銷量變化(以上信息均為平台在客觀數據基礎上通過壹定算法獲得的預估值,未經審計)
部分商家的銷量也受到影響。鳳凰網《風暴眼》與多位農夫山泉經銷商交流,在縣城主做線下渠道的經銷商表示,目前受影響不大,不過同時有經營娃哈哈、農夫山泉等品牌的水站表示,農夫山泉銷量明顯下滑。
而與此同時,娃哈哈的銷量正在瘋長。娃哈哈旗艦店的抖音賬號,在3月2日,粉絲數還為100萬,到了3月6日,粉絲數已經超過400萬,以壹天100萬的速度增長。根據飛瓜數據,在2月26日,娃哈哈銷售額還在50萬-75萬,到3月5日暴漲到750萬-1000萬,漲了10倍多。有娃哈哈經銷商對鳳凰網《風暴眼》表示,這兩天他的線上訂單壹度暴漲100倍。
圖說:飛瓜數據上娃哈哈在抖音2月6日至3月6日銷量變化(以上信息均為平台在客觀數據基礎上通過壹定算法獲得的預估值,未經審計)
這場風波,對娃哈哈和農夫山泉來說,都有些意外。娃哈哈創始人宗慶後的離世引發悼念潮,作為曾對簿公堂的老競爭對手,農夫山泉成為眾矢之的,被指責為“農夫與蛇”。盡管鍾睒睒發文澄清,第壹桶金是來自布匹生意,並非網上傳言的“來自娃哈哈”,但網友們似乎並不買賬。隨後,鍾睒睒兒子的國籍,也成為了網友們的壹大攻擊點。
目前看來,這場風波還難說有贏家。擺在娃哈哈眼前的問題是,消費熱情上漲,但能持續多久?是否會成為第贰個鴻星爾克?而農夫山泉面臨的危機更甚,網友的抵制還在繼續。
話題從兩家公司的競爭上升到民族情結的高度,與商業競爭本質漸行漸遠,有農夫山泉經銷商感到困惑,“這麼大的市場,容不下兩瓶水嗎?”
01
有娃哈哈經銷商銷量暴增100倍,有水站農夫山泉銷量只剩拾分之壹
“有娃哈哈嗎?”
作為農夫山泉10多年的經銷商,在山東的劉洋最近收到了很多這類問詢。有壹家企業客戶,長年在他這裡整箱購買農夫山泉380ml瓶裝水,前兩天拿貨時,特地問是否有娃哈哈瓶裝水提供,要20箱,劉洋這裡沒有同型號的,客戶還是買了娃哈哈,更大瓶的,只買了5箱,說要觀望壹下,等網絡輿情平靜後,再決定是不是購買農夫山泉。
還有客戶,原本壹直在他這裡購買農夫山泉12L大桶水,突然改為要娃哈哈大桶水,在他解釋了質量並沒有問題時,對方還是有些猶豫。
劉洋有些坐不住了。他連續叁肆天,跑到他們市最大的連鎖商場考察,看看到底大家還買不買農夫山泉。上午送完水返程路過,就到商場裡待伍六分鍾,晚上吃完飯去待得更久,在賣水的貨櫃周圍轉來轉去,壹圈下來花半個小時,他看到買的人不算少,這終於讓他放心些了。
“買的人20歲到40多歲的人都有”,劉洋覺得,這個年齡段是能知道農夫山泉目前面臨的網絡輿論的,還願意買,說明市場還在。但他也承認,最近手裡,農夫山泉大桶水影響不多,但瓶裝水的銷量有下滑傾向。
感受到更明顯變化的是同時賣娃哈哈和農夫山泉的水站。
在長沙做了快20年水生意的王龍告訴鳳凰網《風暴眼》,他有大量長期購買農夫山泉桶裝水的客戶,改為買娃哈哈桶裝水,導致娃哈哈的銷量增長了兩叁倍。第壹次訂單高峰,出現在宗慶後追悼會後的第贰天,火爆到讓他們550ml、596ml的瓶裝水壹度斷貨;第贰次訂單高峰,是在鍾睒睒發表《我與宗老贰叁事》後,盡管首富親自辟謠,但效果似乎並不理想,娃哈哈訂單持續瘋長,“農夫山泉基本沒有人買了”,王龍表示。
與娃哈哈賣爆相對應的,是農夫山泉的“冷清”。王龍大致算了壹下,原本壹周農夫山泉可以出壹兩百箱,現在壹共加起來還沒有出到贰叁拾箱,出貨量是之前的拾分之壹,而這出掉的貨,也有他跟老客戶求情的成分,他解釋是之前進的貨,先幫忙把庫存出了,後期就進娃哈哈的,價格也在優惠,原本批發壹箱農夫山泉26元,現在23元、24元就出了。他還特地問了身邊主做農夫山泉的經銷商,對方表示銷量下滑了30%。
他慶幸的是,由於之前主要做娃哈哈,手裡農夫山泉的庫存壓得還不算多。
只做娃哈哈的經銷商,這兩天更切實感受到了流量的滋味。
在上海的小眸做了兩年娃哈哈經銷商,主做線上,在3月2號開了壹場直播,兩小時就賣了980單,賣出1000箱,觀看人次有3000多,因為沒貨了,他很快下播,這幾天也都不敢再直播,因為實在是沒貨可賣。這是他以前不敢想的流量,平時他也會在抖音上直播,觀看人次只有10人左右,壹天下來也就是10多單。
圖說:小眸直播間2月28日至3月2日帶貨數據變化
訂單數量暴增,在以前,商家賣娃哈哈飲品,還要給達人傭金帶貨出貨,小眸說,現在可以把傭金去掉了,直接自己賣,同行們大都“已經不需要直播了,現在小店自賣,都有很多單了”。
現在訂單量達到了多少?小眸介紹,現在天氣還冷,娃哈哈冬天壹天的訂單總共就40-50單,到了夏天旺季,壹天有兩叁百單,但最近,娃哈哈壹天能有3000-4000單,有幾千箱水都不夠發貨,暴漲了100倍。以前的客戶主要來自江浙滬皖地區,但現在,廣東、北京、東叁省等全國各個地區都有人在下單,“哪怕付高昂的運費,他們也買”。
手裡沒貨了,小眸現在甚至開啟了“預售”,先拿下訂單,後面再發貨。
02
危險的“暴漲”,會改變市場格局嗎?
在熱浪下,關於娃哈哈的壹切都在“膨脹”。
王龍提到,由於有賣娃哈哈的水,身邊有很多人來向他打聽娃哈哈的經銷渠道,有超市老板,也有做其他職業的普通人。王龍之前對宗慶後了解並不多,但看到在短視頻上,甚至有90多歲的老人 ,親自去給宗慶後悼念,由此對他肅然起敬,所以有人來打聽進貨渠道,他也很樂意介紹,盡管對方有可能成為他的競爭者。
據他觀察,娃哈哈桶裝水受歡迎後,賣的人多,有人開始“卷”價格了,之前賣17/18元壹桶的水,現在賣15/16元壹桶。他解釋,娃哈哈的價格透明,但桶裝水不像瓶裝水控價那麼嚴格,容易攪亂市場,不過目前問題還不大,因為銷量上升,算下來,“娃哈哈的經銷商,賺到錢了”。
相比於桶裝水降價,瓶裝水的控價更嚴格。小眸解釋,訂單太多,庫存不夠,但又不敢把貨都下架影響店鋪評分,他把線上訂單的價格故意提高,以此來放慢出貨的速度,等貨源充足時,再把價格調整回正常水平。他現在已經開始進貨,向工廠拿到了訂購的排單,但他又有些擔憂,網絡的熱情總像壹陣風,後面到的貨,還能不能賣掉?
現在,“很多經銷商在瘋狂地壹車壹車的定貨”,小眸表示。
這場風波裡,娃哈哈和農夫山泉,這對老對手像是宿命般的再次站在浪尖上。而在此之前,它們競爭態勢膠著,後者與前者已經明顯拉近距離。
根據全國工商聯發布的2022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娃哈哈集團2021年營收為519.15億元,排在第191位。農夫山泉的營收為296.96億元,排在第412位。而在2023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2022年娃哈哈集團營收為512.02億元,排名降至第227位,而農夫山泉營收為332.39億元,排名上升至第374位。
並且在礦泉水市場,農夫山泉已經有領先之勢。在AC尼爾森、東方證券研究所2019年發布的《瓶裝水行業深度報告》報告裡,2018年瓶裝水生產商市占率農夫山泉占比超20%,而娃哈哈不到10%。
在這次風波後,娃哈哈的市場份額,尤其是礦泉水的市場份額有望提升。但2024年的飲料市場會改寫嗎?這還有待觀望。
王龍很樂觀。在他看來,娃哈哈的爆火跟鴻星爾克不壹樣,鴻星爾克賣的鞋、衣服,消費頻次不高,壹雙、壹件都能穿壹兩年,但水是快銷品,也是剛需,搶占心智後人們的消費行為也更容易改變,即便娃哈哈這波熱度下降,但市場格局也有望發生變化。
“今年是娃哈哈年”,小眸也表示。
而作為農夫山泉的經銷商,劉洋堅定又無奈。每當有客戶問他買娃哈哈,他都要解釋壹遍,這場風波並沒有改變農夫山泉水的質量。
他手裡也有部分娃哈哈的貨,但沒有把它放在主要位置,經營農夫山泉多年,壹旦轉換品牌,渠道和模式都要變,牽壹發而動全身,他不想也不願。他問自己,水的質量發生改變了嗎?答案是沒有,商品市場應該回歸本質,這讓他選擇繼續銷售農夫山泉,他預估,3月份的出貨量還將受到沖擊,但到熱度消散,肆伍月份銷量有望回暖。
“現在賣農夫山泉的成了罪人壹樣”,劉洋說,作為經銷商他們都是無辜的,讓他歎息的是,壹場輿論風波引發的社會情緒對抗,也讓市場競爭,正在偏離商業本質。-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