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03-09 | 来源: 真实人物采访 | 有5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因此,中考前的三次模拟考试,第一次我就直接弃考了。当时老师都楞了:“说你中考怎么办?”我回答:“再说吧”。
我爸爸了解到了这个情况后,什么也没说,只是在我的书桌上贴了一张纸条:成功产生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
于是,我调整状态,静下心来学习,第二次我考了130多名,第三次考了80多名,最后中考时,我以校级排名29的成绩,如愿考进了我心仪的高中。
因为进入了理想的高中学习,我不知不觉就放松了学习,等意识到时,又学不进去了。我开始逃学去滑旱冰、打台球,成绩很快就在班级里垫了底。
(我和爸爸在一起)
高二上学期开始分科,本着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原则,我毫不犹豫选了理科。但因我高一基础没打好,强撑着读完上学期,就完全学不下去了。
我就想转学文科。我去找主管分班的的副校长,差点跟他吵起来,他也不同意给我转班,还把我赶出了办公室。
我只得求助我爸,说理科我学不进去,必须转学文科。我爸没跟我讲什么大道理,只是告诉我,他去想办法。
没多久,我就去了文科班。但去了文科班,学习并不容易,因为此时,文科班已经把高三的知识都讲完了,我根本没学过,只得拼命狂补。
最后,我考上了辽宁锦州师范学院,但跟我关系好的几个同学,有的考到了上海,有的考到了北京。
临开学前,我一个一个的送他们上火车。当火车开走,站台上只剩我一个人时,我别提有多沮丧了。我就跟我爸说,我想复读,考北京去,但我爸却不同意。
(大一时爬长城)
我爸说,你再复读,能不能考上另说,但复读的过程,肯定不轻松。大学里有很多专业,你完全可以找自己喜欢的专业来读。
我听从了我爸的建议,去了这所我并不喜欢的师范学院。没想到,这一届的师范学院不仅新增了我喜欢的新闻专业,学校的校长还陆续搞了很多花样。
大一时,引进了驾驶课,于是,大一暑假,我就成功拿到了驾照;大二时,学校又成立了一个中加英语学院,我得到学英文的机会;大三,我被学校委派到上海寄宿学习,给我们授课的是上海复旦的老师。
可以说,大二大三这两年,对我的影响非常大,为我人生的无限可能打下了基础。
因此,我更加坚信,有时,我们起步可能比别人差一点,晚一点,但不代表以后就不能赶上去,人生是一场马拉松,需要耐力,也需要恒心。-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