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03-13 | 來源: 澎湃新聞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另壹方面,在落選美國陸軍項目後,陸射型SDB小直徑制導炸彈也並沒有得到來自其他裝備M142“海馬斯”高機動火箭炮國家的訂單。所以,波音公司急需通過實戰檢驗,來證明陸射型SDB小直徑制導炸彈的作戰性能以及價值。而目前世界上最激烈、作戰強度最高的俄烏沖突,就為波音公司提供了最好的“實戰測試場”。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在2024年2月,烏軍首次使用M142“海馬斯”高機動火箭炮發射陸射型SDB小直徑制導炸彈打擊俄軍目標。而且俄軍也發現了該型炸彈的殘骸,並且進行全面分析。
從目前外界得到的消息來看,烏軍使用的是波音公司與瑞典薩伯公司專門為其生產的最新壹批陸射型SDB小直徑制導炸彈。烏軍剛剛在2024年1月31日接收首批陸射型SDB小直徑制導炸彈,便迫不及待地在2月14日首次使用。
陸射型SDB小直徑制導炸彈(GLSDB)已在俄烏沖突中使用。
在戰爭中學習
陸射型SDB小直徑制導炸彈作為目前世界上獨樹壹幟的唯壹壹款地面發射航空制導炸彈,其技術性能優勢與不足都很明顯。
首先,從技術性能優勢來講,陸射型SDB小直徑制導炸彈成本低、適合大批量使用、射程遠、精度好、突防成功率高、敵方攔截難度大。陸射型SDB小直徑制導炸彈的戰斗部采用現有的GBU-39/B型炸彈,動力部分采用M26火箭發動機,這兩者都是目前技術非常成熟、造價較低的貨架產品。唯壹全新研發的就是連接GBU-39/B型炸彈和M26火箭發動機的中間級脫離器。
當然,陸射型SDB小直徑制導炸彈也有天生的不足,比如中間級脫離器壹旦發生故障,GBU-39/B型炸彈與M26火箭發動機無法脫離,基本上就很難擊中目標。而且,脫離後如果GBU-39/B型炸彈無法保持飛行穩定,彈翼無法打開也會導致失敗。所以,陸射型SDB小直徑制導炸彈相對復雜的結構和飛行模式,使得其可靠性會大打折扣。
D-30SN滑翔制導炸彈可能還配備了渦噴發動機,進壹步提升射程。
對於烏軍裝備陸射型SDB小直徑制導炸彈所帶來的威脅,俄軍也是以非常認真的態度予以對待。從2022年11月波音公司提出建議開始,俄軍除了力圖找到對付陸射型SDB小直徑制導炸彈的辦法之外,也自然會想到借鑒其設計思路,研發本國的同類型武器系統。所以,如今我們就可以看到俄軍已經將自己的UMPB D-30SN滑翔制導炸彈投入戰場使用。
從該型炸彈的外形來看,應當是以無制導的FAB-250M-62型航空炸彈加裝折疊滑翔彈翼組件、制導系統以及尾部的方向舵控制系統而成的。FAB-250M-62型航空炸彈彈徑300毫米,全重227千克,裝藥100千克,其無論是從尺寸還是重量上看,都比美國GBU-39/B型炸彈大得多、重得多,所以從理論上講威力也要遠大於後者。不過,俄方至今並沒有正式對外公開UMPB D-30SN滑翔制導炸彈,所以相關的壹些性能參數,比如射程等數據還很難判斷。-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