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03-14 | 來源: 外灘TheBund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學區房 | 字體: 小 中 大
哪怕有了稅費優惠,房子價格也不便宜。香港用英尺做面積單位,壹英尺約等於0.3米。超過70平方的房子,就能被稱為“豪宅”。
作為新晉港漂,90後南京女孩阿方最近在父母的督促下才開始看房,可看完後反而猶豫了。
她的預算在500萬港幣以內,在市中心能選的只有舊私樓或居屋。中介推給她的私樓,房齡比她的年齡都大,還是低樓層。
上周她去看了九龍市區的新房。有套壹室壹廳的房子,20平米左右,350萬港幣起步。另壹套33平米的,居然被劃分成了兩室兩廳,500萬港幣。雖然這兩個戶型裝修還不錯,可她覺得性價比太低。
阿方本想再多看看比比價,沒想到中介的態度悄然發生了變化。
她明顯感覺中介對她沒那麼熱情了。最開始那幾天,消息都是秒回,現在有的甚至隔壹兩天才回復。她也能理解,“可能現在太忙了,找他們的人太多了。”
也有人在買房路上走得比阿方快壹些,已經找到了心儀的房子,但資金過港也是個難題。
李騰看中的房子在尖沙咀新文化廣場附近,價格超過1000萬。因為交易只能使用港幣,在香港開戶後能轉多少錢進去,需要在內地審核,能不能成還是個未知數。
再加上他沒有香港的收入和資產證明,壹些支出大概率要付全款,對現金流的考驗還是挺大的。
雖然也有中介跟他承諾,能幫忙提供解決方法,房貸利率目前在4.2%左右,可他還是不放心,在糾結要不要沖動買房。
對此,小陸也有同感。他告訴我們,3月來找他看房的人很多,可真正成交的並不多,“買房這種動輒幾百上千萬的事,還是需要花時間斟酌壹下的。”-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